维护教育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2007年8月24日,漳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浦江所作的《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报告》,会后接《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漳人大办【2007】61号),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市教育局的汇报,并责成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初步意见,由黄浦江副市长牵头,针对审议意见,明确整改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查
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提出二十条比较具体的目标要求和贯彻措施。下一阶段,市政府将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结合县级人民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督促县级人民政府认真做好年度自查自评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市复查组,开展县级人民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复查工作,原则上每两年复查一次,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进展较慢的县份,可连年进行。同时,不断完善评估结果通报、限期整改、问责奖惩等制度,及时公布督导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将评估结果抄送同级党委、人大、政协,作为评价当地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及考核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构建促进城乡办学均衡发展的体制
为构建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市政府要求市发改委、财政、教育、人事、规划、城建等政府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制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市和县(市、区)政府效能办、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两免一补”专项经费的预算编制、专户管理、使用安排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保证中小学校收取的学杂费、寄宿费等预算外资金能全部用于学校的公用经费开支,不被挪作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等开支,不被有关部门以任何理由统筹、调剂或截留,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在中小学危险校舍维修改造过程中,通盘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高中扩容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海岛学校建设等合并实施,各种专项资金拼盘使用。继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校,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捐资助学。完善社会各界捐资办学助学激励机制,根据省有关规定,参照一些地市的规定做法,市教育局重新修订了《漳州市社会捐赠教育事业奖励办法》,待市委、市政府研究后实施。
各县(市、区)认真落实《实施意见》,均积极采取措施将各项教育经费拨付到位,确保“两免一补”、生均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五项经费的落实。同时,还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的县(市、区)认真纠正教育经费不当使用,不再对教育经费进行统筹、截留、挤占、挪用等,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芗城区表态限期解决2006年教育费附加滞留问题,还挤出区教育局的经费补贴芝山中心校建塑胶跑道,筹措1000万元为芝山中心校进行布局调整。龙海市落实教师在医保、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待遇与公务员同等,并兑现2001―2004年遗留未报销的近400万元教职工医疗费。漳浦县按教师个人工资总额的7%由县财政拨专款落实执行了教师医保政策。南靖县及时整改未依法实现第一增长的问题,在保证正常教育经费及时到位的基础上,今年另外增加投入237万元,基本达到第一增长的要求。华安县今年兑现市级出台的地区津贴,教师工资提高了300―500元。平和县被确认必须追补的2006年各项教育经费712万元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同时,各县(市、区)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比如,龙海市在今年教师节期间社会力量捐款捐物91.2万元。长泰县今年教师节期间,各乡镇、村累计拨款20多万元支持教育事业;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还率先在全县启动寄宿制学校营养餐补助工程,对全区寄宿制学校学生每人每年给予400元的营养餐补助。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省教育厅、财政厅的部署,我市从2001年度开始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从2001年至2006年底,全市小学共撤并460所(点),改扩建189所(其中寄宿制39所),异地新建25所(其中寄宿制3所);初中校共撤并27所,改扩建128所,异地新建4所,共投入资金40100.76万元。
为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接到《审议意见》后,市政府督促市教育局继续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市政府还专门出台《关于漳州市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意见》,提出2007年至2010年,全市小学应撤并207所,改扩建152所(其中寄宿制89所),异地新建31所(其中寄宿制17所);初中校还应撤并27所,改扩建70所,异地新建3所,估计应再投入资金44651万元。市财政拟安排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推动布局调整。与此同时,重点扶持一批农村中心小学和初中校完善教学基础设施,达到寄宿制学校办学要求。至2010年底,全市每一个乡(镇)都要规划建成一所具备学生食堂、宿舍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扩建、完善一批寄宿制初中校。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求全市示范初中以及荣获福建省示范小学的学校、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的学校、漳州市示范小学和城镇小学,要与1―2所农村中小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帮扶单位要主动到受帮扶学校了解情况,从资金、设备、师资培训、教育教学指导及教育研究等方面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通过学校帮扶、学科结对、人才交流挂职、教学观摩课、业务讲座等形式,努力提高对口支援的实效。
严格执行省市关于流动人口子女中适龄儿童少年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各项政策,确保符合就读条件的非户籍儿童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市委教育工委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工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维护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学习正当权益,在就学招收、接受教育、参加团队组织、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励处分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要特别关注和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教育、就学、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规范民办教育的管理,市教育局专门成立民办教育办公室,出台一系列民办学校章程、年检审核措施,以及民办学校申报审批制度等等。同时,以市政府办名义下发文件,对全市民办幼儿园进行专项整治,对于办学条件不具备,整改措施不到位的幼儿园,坚决取缔;对于经过整治达到办学要求的,发放办学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
着力解决芗城市区小学建设滞后问题
为加快芗城市区小学建设步伐,积极破解芗城市区适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9月22日,李建国市长亲自深入市区小学调研,责成市有关部门和芗城区政府要加强协调。黄浦江副市长带领市教育局领导深入学校调研,多方协调,反复论证,几易方案,对2005年原龙溪师范学校校园等的置换意见需做适当调整,重新制定了《关于市、区两级部分教育资产重组置换优化市区小学布局的方案》。此方案于10月31日由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已开始实施。按照方案整合置换后,市区小学可扩招55班2750名学生,其中明年秋季新生入学就可增加600个学位。
将漳州电(业)大在芗城实小、东岳校区校舍置换给芗城区用于办学,这样,岳口小学的占地面积将由原来的7.4亩增至17.4亩,学校的办学规模由现有的23个教学班扩大到36个教学班,学生数可由原来的1200名增加到1800名以上,生均占地面积也将达到6.5m2,城东片区入学难问题将得以解决;芗城实小可增加6个教学班300多个学生,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龙师附小搬至原龙师校园,与漳州电(业)大共享校园资源。龙师附小原校舍置换给芗城区用于举办新的优质小学。这样,龙师附小可增13亩地,新增12个教学班,学生600人。原龙师附小还可增一所至少24个班1200名学生的学校,以解决江滨路一带居民子女入学问题。
同时,根据市区建设发展和人口分布状况,黄浦江副市长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与两区政府,对《漳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专项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准备为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做好教育专项规划的调整完善作前期准备。对于市区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市教育局联系报社记者,于《闽南日报》11月21日第二版专题报道,向社会公布。
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围绕农村教育队伍建设问题,重点落实几项工作:一是以开展学习阮文发活动为抓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今年,在全市乃至全省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学习阮文发,争当师德标兵”活动,组织“学习阮文发”宣讲报告团在全省和全市巡回宣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充分发挥出模范表率作用,取得良好效果。二是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优秀青年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和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漳州市小学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开展各种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立了福建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学会漳州分会,研究出台《漳州市教育系统优秀人才管理意见》,积极组织“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评比活动,评选十佳名师、百名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服务基层”的品牌教师。三是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开展对口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百校千师送教下乡活动,扶持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市教育局拟定规划,从明年起,全面开展“市直小学、区属中心校、单列校”分别与市区其他完小校结成对子活动,通过干部挂职锻炼、名师带徒、交叉联合授课、网络学习、心理辅导、学法指导、学生一日体验等形式,深化市区小学携手共建,力促优质均衡。选派校长、后备干部到省、市级示范小学跟班学习,培养好小学领导干部。试行教师“评聘分开、竞聘上岗”制度,加强校际间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市区小学结对子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在横向上向全市各县(市、区)推广,在纵向上积极向中学、中职学校延伸,以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的目的。四是调整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比例。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政府督促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适当提高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中高级结构比例,使农村初中教师中、高级教师职数比例达到一般完中校教师中、高级职务职数比例,农村完小及以下学校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职数比例达到中心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职数比,鼓励中高级教师在农村学校安心任教。五是积极探索建立乡村教师补贴制度。鼓励各县(市、区)应根据财力状况,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工作岗位津贴和交通费补贴,积极落实教师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鼓励中、高级教师安心农村学校任教,充分调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目前,全市各县(市、区)根据自身财力,积极提高中小学教师福利待遇。
南靖县已多年实行山区教师生活补贴制度。东山、云霄、长泰、华安、平和等县今年开始实行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贴制度。云霄县还全面实行教师免费参加继续教育,设立各级奖教基金和扶贫基金,并拟在边远山区学校建设经济适用房,安置当地教师用房。
切实解决农村初中辍学率上升问题
控辍保学是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的重要工作,也是“双高普九”工作中的难点,同时是发展高中教育的基础。因此,市政府将把初中年巩固率作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硬指标”、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来抓,把2008年确定为“控辍保学年”。
―――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依法控辍保学。督促县、乡、村和学校深入社会,深入家庭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控辍保学工作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全市统一确定每学期第一周为宣传周,每年九月份为宣传月。采取多种形式,使教育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还通过新闻媒体,随时报道控辍保学工作情况,宣传政策,推广典型。使控辍保学工作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统一的控辍体系。
―――加强领导,建立保障机制。一是成立市、县、乡(镇)三级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控辍保学工作,特别是乡(镇)。初中校也相应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党政一把手和校长担任组长,加强了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二是制订初中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对“控辍”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三是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建立辍学报告制度、家访制度、扶贫帮困制度和奖励制度,并与各乡镇、各学校签订“初中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表彰先进、推广典型,通报表彰无辍乡、无辍校、无辍班和达标班。总结和推广的控辍保学先进经验。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督导检查的重点,作为评估乡(镇)教育工作,评估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巩固率不达标的学校不能评优,乡镇长、校长职务不能晋升。
―――强化职能,实行“双线”责任制。控辍保学工作要取得实效,要建立政府和教育系统的“双线控辍承包责任制”,将控辍效果与干部奖惩挂钩。乡镇主要领导包乡镇,乡干部、村干部包村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包片,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包校,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包班的责任制。建立两项制度,即:辍学生家访制度,在学生辍学后,学校必须及时进行家访,摸清学生辍学的原因;辍学生劝返制度,乡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教育局接到学校汇报后,“双线”有关的责任人根据辍学原因,制定对策,迅速开展劝返工作,尽快促使辍学生复学。对于拒不让孩子上学的家长,乡政府要加大教育处罚力度。
―――深化教育改革,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明确办学方向、端正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行平行编班,禁止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继续深化招生考试制度和改革,试行高中招保送生制度,促进初中办学方向的转变,减少学生流失。初中招生采用按学区划片,就近入学的方法,小学实行“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改革实验。对返校生因材施教,实行弹性学制。在这些措施实施过程中,学校发挥其控辍主体的功能和作用。首先,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购置、更新教育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学校的吸引力。其次,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乐学的氛围。各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探索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力争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学知识与学做人相结合,调动全体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第三,“两免一补”外,建立扶贫助学基金。此外,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学校德育工作,减轻学生课业、心理和经济负担,标本兼治,切实达到控辍目的。
(本文素材源自漳政函【2007】86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