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代表促和谐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朱加文发布时间:2009-01-01阅读次数: 次
———记龙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杨三和
在福建省龙海市颜厝镇,市人大代表杨三和是个大忙人,这不仅因为他是宅前村党支部书记,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个爱管“闲事”的“和谐使者”。
改变陋习促和谐
在闽南一带,农历七月被称为鬼节,七月初一为“开门”,七月三十要“关门”。在这个月内,每个村庄要确定其中的一天,为本村庄的“普渡日”,敬奠亡魂,互相宴请,据说请的人越多越好。这一风俗自宋代以来已经延续几百年了。
宅前村是颜厝镇最大的村庄,全村由九个自然村庄组成,也是一个多姓氏的大村庄。由于自然村庄多,角落分散,姓氏交叉居住,所以宅村前的“普渡日”最多,农历七月初九、十三、十四、十五、十九、廿十、廿四共7天。每到“普渡日”,村民们都相互宴请,忙得头晕脑涨,既花钱又导致酗酒斗殴,历来每次“普渡日”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斗殴事件。有一年,两个青年比酒量斗气,恶语相骂,最后动手动脚,导致一个重伤一个轻伤,酝成了刑事案件。村民们面对着百年的陋习,碍于面子,无可奈何,只得连连宴请,年年出现闹事,一些人感到身心疲倦了。
杨三和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如此下去,和睦的邻里关系如何建起呢?不行,得想个办法改掉这个百年的陋习。他首先深入到各个村庄,走家串户,与村里的老人们一一谈心,讲述“普渡日”带来的危害,商量改掉这个陋习的对策办法。在他的努力说服下,大多数老人也认识到“普渡日”的害处,纷纷表示要带头劝好自己家人,改变这种不良习俗。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了,他提议召开了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改变“普渡日”的办法。他建议首先把全村七个“普渡日”统一为农历七月十五日,村民们可以奠祖先,但不能互相宴请。他的建议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拥护,顺利地通过了这个办法。同时,他还建议由村老人组成劝导队,到各个村庄进行宣传劝导。在他和村老人劝导队的努力下,百年的普渡陋习终于在2002年彻底得到改变,村民们每年可节省50多万元,酗酒斗殴的事件也不再发生了,村民们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心系孤寡五保户
宅前村共有五保老人20名,由于居住分散和住房条件简陋,有的五保户住所已是危房,每次台风大雨来临之际,都要搬到安全之处。不仅如此,由于五保老人孤独一人,有时生病时无人知晓。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龙海市人大代表,杨三和心里感到不是滋味,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些五保老人安心颐养天年?他多次登门求策民政部门,深入选民问计社会贤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心里酿成了一个较为理想的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投建村老人公寓,实行统一居住,统一供养。建老人公寓,首先要选好建房地址,他的想法是在不浪费土地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金利用旧房址进行改造。他三次与村干部一起走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最后选中了交通便捷的公路边的一排老房子作为村老人公寓的建房地址。但是这一排四间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属于4户村民所有,要做通他们这些原住户的思想工作,就要做好征用拆迁赔偿问题。他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到4户村民家中促膝长谈。在他的努力下,这4户村民乐意地让出了旧宅地。之后,他又亲自多次到民政、建设、土地等部门提申请办手续。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座投资30多万元、面积400多平方米的老人公寓新房,于2001年顺利建成了。当这些五保老人搬进宽敞明亮、设施完整的新房时,他们心情激动,感慨万千,杨亚婆老人说:她这辈子能住上这些好的房子,是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党和政府,是杨三和给她们搭建的好窝啊!
种得梧桐引凤来
宅前村地处漳州市郊区,省道穿越而过。如何利用好优越的地理条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一直是杨三和代表心中的大事。要引资办厂,让群众致富,首先就要修好路。2001年,他与村人大代表小组4名成员,通过走访选民,集中民意,形成一份加快村道建设的建议,送交村两委研究,村两委认真吸纳了这些建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建设农村道路的决定。杨三和与其他人大代表带头捐资修路,他一次性捐款1.2万元用于造路。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捐款出力,共集资3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长2.4公里的水泥道路,改善了投资环境。他还多次发动村民进行村容村貌大整治,彻底改变了宅前村村道破损、卫生脏乱差的状况。道路设施改善了,为吸引投资办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杨三和又主动穿针引线,发动村里经济能力创办企业,鼓励附近的投资者来宅前村办厂创业。在引资办厂过程中,他经常加班加点,做好被征地群众的思想工作,认真协助企业办理土地申请、征地赔青等手续。在杨三和代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近年来,有20多家企业落户宅前村,让全村1000多名村民进厂务工,解决了劳动出路。村民们洗掉泥巴,成为车间的工人,收入大幅度增加。如今宅前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盖起了小洋楼,全村年人均纯收近8000元,日子过得像甘蔗节节甜。
杨三和又主动穿针引线,发动村里经济能力创办企业,鼓励附近的投资者来宅前村办厂创业。在引资办厂过程中,他经常加班加点,做好被征地群众的思想工作,认真协助企业办理土地申请、征地赔青等手续。在杨三和代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近年来,有20多家企业落户宅前村,让全村1000多名村民进厂务工,解决了劳动出路。村民们洗掉泥巴,成为车间的工人,收入大幅度增加。如今宅前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盖起了小洋楼,全村年人均纯收近8000元,日子过得像甘蔗节节甜。
(作者单位:龙海市颜厝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