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构建漳州生态城市问题的再思考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城市规划与构建漳州生态城市问题的再思考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陈成南发布时间:2009-01-05阅读次数: 次

 

  漳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漳州要建设“生态名市”的宏伟目标,这对各部门、各行业来说是个新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当然,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目前漳州还处于概念、愿景和框架阶段,有关生态城市规划理念、指标体系,规划布局与控制,规划创新模式、政策配套等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1、漳州城市生态的宏观考虑
  “生态城市”的要点是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要求能满足人类生态学的满意,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和自然生态学的和谐。漳州城市规划的编制、设计和管理,宏观层面上应考虑针对漳州发展目标的生态条件,生态特色、存在问题才能制定生态规划,实现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
  实施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漳州城市的发展要从主要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途径转向追求自然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要求漳州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尽快解决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增长方式问题,尽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解决好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各种资源(包括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尽快解决好自然与人文历史景观的修复与保护问题,建设好城市绿化系统,形成具有美好环境的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省能源和低碳量排放的工业和绿色交通系统,实施经济鼓励政策和强化政府管理,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兼顾社会、经济、环境整体效益,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低消耗、少污染,自然和人造景观和谐,生态意识浓厚,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
  2、城市规划的生态理念
  鉴于“生态城市”至今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全世界也未有一个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也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实施建设漳州生态城市目标,制定城市规划,只能面向漳州实际,参考兄弟城市作法,探索工作道路,但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理念和生态观念意识。
  根据《城乡规划法》对规划原则的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漳州的城市规划在观念意识方面,应考虑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并使之成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观念意识;在生产方式方面。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方式,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态化,营造净化的生产劳动的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注意发展循环经济新机制;在生活方式方面,追求的不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考虑高质量、低消耗、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整体生存和其他特种存在的自然环境;在社会结构方面,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和整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建立与漳州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相符合的城市规划指示体系
  当前,“生态城市”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建设生态城市还不能有统一的具体指标。但生态城市要确立其科学内涵,还是应该有一系列指标体系。漳州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探索依照宏观目标和漳州实际建立一套符合生态城市目标的城市规划指标体系。以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为四大类指标要素,再分出规划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类型,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社会和谐,绿色消费和低碳排放等。这个指标体系把城市资源指标归纳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层面,要求漳州城市总体规划反映漳州城市资源节约水平和节约使用的状态;反映未来漳州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在原来资源总量指标基础上加上水资源平衡、水资源利用率。单位gdp能耗水平,使用结构、节约集约用地结构性与效率性指标和均值指标,同时也在环境目标基础加上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指标,城市绿化水平指标等,促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反映消费模式总目标的实现,并在今后实施生态城市规划于总体规划层面上保证了基本的管理框架。
  4、漳州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原则
  漳州城市的发展从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分析,远期可以在九龙江西溪两岸建设成人口300万人,用地300km2的大城市,作为生态城市,其城市规划除要体现生态目标的理念外,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要根据生态结构完整性和用地的适宜性标准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建成区,然后再研究布局。以层次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叠加结合方法对规划区用地进行基于生态诸因素的适宜性评价。改变以往仅采用工程地质状况和防御自然灾害要求而划分可建设用地、加以工程措施后可以建设的用地和不宜建设用地的传统城市建设用地评价与选择方法,要以生态环境和土地承载力分析为基础,辅以基于城市紧�发展理念、宜居城市理念、就业与居住平衡理念分析确定总容量和空间布局,研究好漳州自然生态格局,建设用地模式、绿色交通生态社区模式、历史文化传承、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然后以此形成体现漳州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方案。
  5、城市规划的控制
  城市规划对构建漳州生态城市在漳州产业发展方面应要求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石化、光电节能产业),现代制造业和优质食品产业,同时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积极开展和推广节能减排,节约替代,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污染治理等先进适用技术。在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方面要求道路断面设计,新型交通工具适用,低山坡地、河滨江滨景观处理、绿色建筑、供水工程、排水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水循环体系结构、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能源循环利用等均体现生态特色和营造漳州宜居环境的控制。
  6、规划创新模式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实现建设漳州生态城市的目标,城市规划在研究生态规划理念、方法转型的同时要研究创新模式。
  ⑴漳州与海西、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区域相连通的自然生态格局
  漳州地处东南沿海,九龙江下游,陆地与厦泉龙毗邻,水系(九龙江)与龙厦相通,海域与潮汕厦泉相连,区域内生态特惩相似。区域的整体生态格局与生态网络是漳州城市生态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建设一个稳定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前提。城市规划要强调漳州内部生态结构与厦漳泉龙及潮汕区域生态格局网络的衔接。如九龙江流域的自然生态保护、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海域防污染控制和沿海生态廊道的构建应是一个区域整体。
  ⑵集约高效的用地模式
  漳州的土地资源紧张。城市规划要十分注意节约土地和合理使用土地,坚持以保证环境品质、集约、高效使用土地,进行适度的高强度开发建设,形成紧�的城市布局。
  ⑶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理念
  绿色交通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城市规划要研究创建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紧密结合;提高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的出行比例,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创建低能耗,低污染,少占地,高效率,高服务质量,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漳州城市绿色交通建设。同时与绿色交通相互相成的还有城市职住平衡理念,规划布局要考虑职工就近上班,学生就近入学,要考虑便捷的社会服务,要求让人们步行300米内可到达基层社区中心,步行500米可到达居住区中心,多数活动可在出行2―3公里内完成。以减少机动车辆出行要求,达到实现生态节能减排目的。
  ⑷历史文化传承
  漳州要作为生态城市,规划应强调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突出体现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悠久历史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祖居地的特色。
  ⑸节约并优化循环的水资源利用
  漳州虽地处南亚热带,年降水量1600mm以上,九龙江流域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6381m3,但时空分配不均匀,枯水季节用水仍然紧张,况且还要考虑厦门的供水。城市规划就认真考虑节水问题。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节水为核心推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构建安全、高效和谐、健康的供水系统。居民节约用水,工业生产循环用水,市政绿化造景收集利用雨水,优化用水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实行分质供水,开发利用中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绿化,建立水体循环系统,加强水生态保护和地表水源涵养,建立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⑹低耗高效可再生能源利用
  漳州本身没有煤、石油、天然气资源,构建生态城市规划要研究低耗高效,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交通技术、增强居民节能意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降低能源消耗;促进高品质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使用沼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能源:
  ―――太阳能利用,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服务;技术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鼓励发展太阳能路灯照明和光伏发电,可在主要道路敷设路面太阳能收集系统,用于建筑物的供暖制冷。
  ―――风能利用,可建设风力发电厂,也可利用风电建筑一体化技术为建筑物供电。
  ―――地热利用,漳州地热资源丰富,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7、公共政策配套的思考
  构建生态城市,漳州城市规划的编制与设计要有“生态主导”的理念和特色,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中除严格依法行政外,还应研究并实施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配套政策。
  ⑴产业政策:漳州要设定产业准入门坎,限制并禁止非生态型产业,非高新技术产业,非无污染产业进入;建立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环保类研发的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和高端产业引入鼓励制度。
  ⑵住房政策: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研究金融财政公共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保障适当比例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及时并妥善安置拆迁居民和保障回迁,提供就业保障。
  ⑶社会保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意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计生等保险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福利水平。
  ⑷公共事业政策:深化教育、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加强各类设施建设,建设功能完善和有特色的服务网,为居民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和宜居环境。
  ⑸文化教育政策:扶持生态文化教育和创意产业;鼓励文化普及、教育普及、科技普及活动;加强生态科技人员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环保科普教育、环保意识教育和绿色消费方式教育。
  ⑹城市交通政策:研究制定利于绿色交通发展和管理、服务政策,深化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扶持政策。
  ⑺环保政策:推行企业污染零排放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和循环经济奖励制度,实行绿色建筑制度。
  ⑻公共参与政策:建立公众民主参与机制和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网络。
  ⑼区域协调政策:积极推进与厦、泉、龙、潮、汕跨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统筹区域自然生态格局,协调区域分工协作和产业布局及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生态城市”有其具体的系统内涵: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结构系统。生态环境反映自然环境的诸方面,包括:大气、水、土、地质、植被等;生态结构包括人的活动及其产物,即城市、乡村、工业、经济、社会、城市交通,资源消耗等。以上各系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需要综合集成,方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生态城市”的规划要有战略的眼光、全局的观点,系统的观念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根据生态理念,针对漳州具体条件,生态特色,存在问题,制定生态城市规划,实行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进行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和理性控制,研究漳州生态城市标准和指标体系,并采取措施附诸实际。城市规划要顺应科学发展趋势。突出“生态主导”特色,探讨并践行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的转型,探索规划模式的创新,方能走出一条构建漳州生态城市的路子。

(作者单位:漳州市城市规划学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