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金融危机中握得更紧———漳州市人大常委会服务台资企业纪实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方铭志发布时间:2009-09-28阅读次数: 次
“要先行先试,发挥祖地优势,创新招商引资举措;”“要进一步改善税费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6月30日,漳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落实帮扶台资企业情况的汇报》,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热烈审议。这是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服务台资企业的重要举措之一。
自去年年末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排查在漳台资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困难,鼓励台企克服困难、增强信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想方设法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共谋发展,为巩固漳台经贸合作成果,服务两岸和平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台企,漳州经济的重要力量
台资企业是漳州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1981年全省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诏安县以来,我市积极拓展对台“五缘六求”的独特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成为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三的台商投资集中区。漳州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全市累计农业利用台资约占全省的1/2、全国的1/10,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首位。台湾百家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中的台塑、灿坤、长春、统一、泰山、天仁和台玻等在漳州落户;这些企业技术雄厚,产品竞争力强,伴随着配套企业、产业的进驻,形成了石化、机械、电力、现代农业、小家电、食品、家具、金属制品等8个初具规模的产业。如今台资企业已遍布全市各个县(市、区)和开发区,芗城、龙文、龙海、漳浦等地,台资企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至2009年5月,全市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2394家,合同台资额91.89亿美元、实际到资额55.0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利用台资总数的21.36%、25.36%和39.81%。漳州实际利用台资额在大陆位居第三,在福建省位居首位,占闽南地区的“半壁江山”。
“在台湾的漳州人比漳州本地人还多。”台湾2300万人口祖籍漳州的占35.8%,许多在漳投资办厂的台商每次侃起乡情,总爱炫耀起那里820万与这里470万的数字关系,仿佛他们更是漳州的主人———在家里多出力、做再多事、作再多的贡献都是应该的,似乎他们也觉得“在大陆位居第三”“在福建省位居首位”是不足为奇的事。
调研,在走访中找准问题
始春正月,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下的漳州比往年更加寒意逼人。漳州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刚落下帷幕,市人大机关办公大楼内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上上下下都在为走访、调研台资企业的前期工作而紧张忙碌着。
“台资企业是漳州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为漳州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危机影响日趋严重的现在,我们要到他们中去,了解他们现状、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2009年2月23日,在市人代会闭幕后的第一次主任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红孙传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可清的意见。
“在危机的寒风中,我们要与台商的手握得更紧些。”
为下好全市台资调研一盘棋,常委会领导班子在2月23日台资调研活动拉开帷幕,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快”字当头,“实”字为要,做到快部署实施、快排查梳理、快研究对策、快交办落实;研究提出对策办法,要从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从最薄弱的工作抓起,从最关键的环节突破,力求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抓出影响力。
“漳州对台经贸成就来之不易,但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开展台资企业调研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为台资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易洲在会上说。
3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汇报,全面了解全市台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概况,制定详细的走访、调研方案。会议决定,抽调常委会7位副主任中的5位,带领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省、市人大代表,深入到全市11个县(市、区)和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开展走访、调研百家台资企业活动,了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市台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排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鼓励台资企业增强信心、克服困难、谋求发展。
为了一个活动,抽调机关2/3以上的力量,这在漳州人大是十几年来少见的。
3月12日至4月1日,调研组兵分五路,轻车简从,来到台资企业,走进厂房,深入车间,察看生产状况,了解生活环境,召开现场座谈会,询问生产经营情况。
“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大吗?”“员工情绪稳定吗?”“当地政府有没有把政策宣传到位?有没有来关心大家的生产生活?”“大家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建议?”……调研组每到一处,都详细询问、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从走访中了解到,在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不断蔓延的特殊时期,漳州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大力贯彻落实中央、省扶持政策措施办法,出台了有关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减轻企业负担和鼓励扩大外贸出口等30多个办法意见,各垂直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迅速行动,质监、人行、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工商和金融等部门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扩大内需、支持台资企业持续发展等提出具体措施,为台资企业生产经营排忧解难、共克时艰营造了浓烈的政策氛围,为台资企业“过冬”营造良好环境,取得初步成效。各县(市、区)还因应形势,灵活变通,为台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如云霄县成立华阳、聚源等民间金融担保有限公司,帮助台资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漳浦县缓征64家台资企业办理10万m2厂房的房产证须交纳的散装水泥基金与新材基金430万元;……
“这是我做纺织生意50年来遇到的最严重的危机。”到漳州投资兴业近20年,已72岁高龄但身体仍十分硬朗的漳州利达纺织有限公司老板陈先生感慨地对调研组说,“虽然身处金融危机的寒冬,但政府、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增添了我们应对困难的信心。”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台商在漳州的实际情况,调研组在召开20多场座谈会、走访92家台资企业的同时,发放了552份调查问卷,广泛征集台商对政府服务与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根据回收问卷的统计,在漳的台资企业中正常生产经营的占45.6%,减产的占30%,停产半停产和增资扩产的分别占14.6%和8.8%;企业员工队伍稳定的占52.5%,减员和增员的分别占29%和10.7%。而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按强弱排序前10项的是:订单减少、人民币持续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员工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跌、出口国际形势严峻、税费偏重、贷款难、融资管道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资金不足。
根据走访调研掌握的情况,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疏理,调研组排查出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帮扶政策落实与政府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共有7方面20类137项。
督办,真正为台企解决困难
“把部门负责人带下去解决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带回来,认真研究,尽快答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可清在听完调研组阶段性汇报后作出指示。
6月11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第三十八次主任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讨论下一阶段台资企业生产经营意见交办有关事宜,对落实整改意见提出具体要求。6月17日,常委会召开台资企业调研意见交办会,市公安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土资源局等26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通报走访调研的情况,并将整改意见交由职能部门办理。
“要把帮助解决台资企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作为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具体行动。”会上,何红孙副主任强调,并要求各部门要把任务带回去认真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随同市人大督查组,到实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接“单”后,各个职能单位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有的在会上刚接到会议材料,就拿起手机与相关人员讨论起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解决方案来;有的领导还没有离开市人大机关,就已经在召集会议专门研究这项工作;有的交办会刚结束就通知业务人员开始起草汇报材料。
其实,在开展走访、调研之初,不少单位、部门就闻声派人到市人大刺探“军情”,了解自己单位有没有“问题”?具体是什么?一有收获后,立即研究,悄悄地下去整改———力争化被动为主动。
当调研意见交办会结束后不到24小时,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国土资源局等数家单位就拿出了详细的整改报告。每份报告都针对每个台资企业所提问题以及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列出整改方案,并注明整改进度。当调研组人员看完这些报告后,都无不为他们的办事效率大感意外。三四天后,有关部门陆陆续续将落实交办会的整改方案交到人大机关,调研组人员惊奇地发现,发下去的六七成整改意见,有关单位已经在我们走访调研的这两个多月里都落实好了,剩下的大多是一些由于权限问题而无法解决,或者一时半会难以解决。
“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要去回访,把事办好办实。”6月22日至26日,由常委会5位副主任再次分五路,协同政府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11个县(市、区),开展对这些问题办理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活动。
雪尽马蹄轻。问题处理得差不多,回访也显得异常的轻松。为了少影响企业生产,少占用台商的时间,督查组坚持问题落实好就走,少作耽搁。在不少企业,泡茶的水还没烧开,大家就起身要赶赴下一站。
虽然闲聊的话少了,但台商感谢的言语却溢满一路。龙文一家企业在有关鼓励政策出台前获得了几块争先创优的牌子,按规定不能给予奖励,但调研组在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目前有资金上困难,就与相关单位协调,从帮助企业渡难关的角度,放宽奖励条件,对该企业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给予50000元奖励。龙海一家金属制品企业由于利润偏低、退税资料不全的问题,按规定不予退税并按内销计提销项征税,但调研组反馈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国税部门当即从支持企业发展的角度,加强指导,特事特办;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协助备齐出口单证,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申报、审核、审批工作,6月23日,716133.65元退税款全部打到企业的账户。……当督查组来到企业,问题得到解决的台商老总们都无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之声此起彼伏。
“承诺也是工作”。对于一时半会难以解决的问题,常委会领导要求有关单位负责人,跟企业做好解释,对问题的解决作出承诺。芗城区一家食品加工企业曾反映工厂的周边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厂区附近一条道路无法通行等问题,但如今这些问题仍没得到解决;在回访中,当地政府向督查组详细汇报了这两个月来当地两座垃圾处理场的选址、焚烧炉建设情况以及道路建设上遇到的困难,并承诺在3个月内,完成垃圾处理场建设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出一条便道,方便企业生产生活需要;在场的台商老板听完后连忙点头,表示满意。龙文区一家生产光学仪器的企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原材料在国内采购,提出能否提高出口退税率;由于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职权在商务部、财政部等国家部门,随行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向台商说明情况,并承诺将该企业所提要求通过外经贸系统向上反映,为企业争取利益。……
“我们真的希望你们能经常来,把这样的活动持续进行下去。”一位台商在督查组即将离开时,深情地握住常委会领导的手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全市台资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经营状况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帮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漳州台资企业无一家倒闭或歇业,部分经营受损的台资企业从今年一季度末开始也出现扭亏为盈的可喜局面。”全国台资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漳州台商协会会长何希灏高兴地告诉我们。
在督查中,许多台商见到问题落实得这么好、这么实,当场又提出不少新的问题。在做好交办的同时我们感到,虽然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但服务之路永无止境,要始终不懈努力,为企业营造更优美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
审议,推动漳台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为台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外的同时,调研组多次召开成员会议,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所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几经征求意见和修改,形成一份14000余字的《关于全市台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调研报告》,对当前漳州市台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地概括,对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从战略的高度对漳州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帮扶台资企业渡过难关,进而在危机过后如何谋求更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市政府向常委会作了《关于落实帮扶台资企业情况的汇报》,报告了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扶持台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努力化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广大台资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所做的工作。在审议这份汇报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发言:
“对台资企业的帮扶,要尽责,更要尽心。”
“漳州既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又是台商投资集中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举措,在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中奋力先行,拓展作为。”
“漳台合作的潜力巨大,我们仍需做更大的努力。”
“要通过帮助台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实现‘工业强市’的即定目标、推动‘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话,无不凝聚着人大代表对台资企业的关心、关爱,对漳台两地一家人的寄托,希望大家的手在这金融危机的寒风中握得更紧、更紧,携手推动漳台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