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带头人———记南靖县人大代表吴信钟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富民带头人———记南靖县人大代表吴信钟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温欣 友章发布时间:2010-05-26阅读次数: 次

      在国道319线125公里处,矗立着一幢气派雄伟、外观漂亮,四周玉兰、香樟映掩,芬芳飘溢,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巧妙结合的楼房,这座就是闻名遐迩的“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南靖县金山镇河墘村办公楼。提起河墘村,人们就会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南靖县人大代表、富民强村带头人吴信钟。
      南靖县人大代表、优秀村居干部吴信钟,他中等身材,敏锐精干,宽宽的前额,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智慧与坚定,朴实的外表透露出机智冷静。近10多年来,吴信钟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常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义不容辞为乡亲办事,肩负选民重托的责任。
      “人大代表必须心系国家,情暖选民。一要认真履行的职责,发挥好代表的作用,无愧于人大代表的光荣称号;二要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带领选民奔康致富。”吴信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履行代表职责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一心为民,勤政廉洁,专心致志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呕心沥血创建绿色安康、幸福和谐的河墘村。村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福建省文明村”、“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标兵”、“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等称誉。
      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对政府及时提出建议、意见,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十多年来,县代表吴信钟先后就社会环境和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难点、热点问题提出了各类建议和议案达40多件,其中85%以上的议案和建议都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和落实。马公、河墘两个村,人口0.82万人,耕地0.98万亩,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两村水利排灌每况愈下的态势,下雨庄稼受涝,晴天农田龟裂,直接影响“三农”问题。人民群众一度反映强烈,呼声很高。为此,吴信钟与其它他市、县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调查,并多次走访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掌握有关数据。在2001年冬人大会上,他俩提交了《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加强马洋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方案。县人大向有关部门转交后,受到了县、市、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及时规划设计。得到闽农开发[2007]330号文批复:“项目任务:实施中低田改造面积0.72万亩,蓄造水土保持484亩,计划总投资238万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在力支持下,去年12月20日正式动工兴建。经过四个月多奋战,于今年4月底竣工,解决了两个村20个小组的排灌问题。如今,当你驱车进入马洋现代农业开发区主道两侧美化带绚丽多彩、郁郁葱葱,映入眼帘的是:田块方格化,道路 硬质化,品种优良化,排灌自流化,耕作机构化和管理科学化等高标准的现代化农业示范设施。
      今年4月28日4时许,南靖县金山镇河墘村村民吴海辉、碧溪村民吴东云开手扶拖拉机在漳龙高速公路a7合同段工地上拉土。因堵车问题,与江西路桥三队项目工地建设工人发生纠纷,周围村民也闻讯赶来,双方气势汹汹,一场群架流血事件一触即发。
      在这紧要关头,作为县代表、村主任吴信钟闻讯后,迅速向镇人大社情民意热线办公室赖友章报告,大家火速赶到了工地,认真倾听和了解工地群众的意见和事发原因,首先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提高认识,摆正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全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主动配合金山派出所深入群众,作详细调查研究工作,化解矛盾。最后,在金山派出所和人大代表努力下,5月16日在金山镇二楼会议室,让双方当事者心平气和讲述事件过程。在镇人大、派出所和二位代表的共同调解下,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圆满的解决,促使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与当地村民冤家变亲家,化干戈为玉帛,为政府分了忧解了难。
      “在其位,谋其政。群众的信任,党组织的重托,在村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不敢有半点轻心。我要把党的好政策一个个落到实处,让村民一户户得到实惠,让我们河墘村一步步健康发展,我绝不食言———请全体村民和党员干部看我的行动吧!”2006年8月16日,南靖县河墘村村主任换届选举现场,新当选村委主任的吴信钟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说话音刚落,哗哗掌声便从全体村民代表和干部中响起,这掌声传达的是他们的希望,更是他们的期待。
      吴信钟是一位来自山村农民儿子的成功的农民企业家。村民们从这位脸膛黑红的汉子的一双明亮而深邃的眼睛里,看到了他的自信,事实证明此话不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吴信钟一上任,就积极配合村党委书记从加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观入手,在村“两委”中开展了“亲民、为民、富民”和干部“双带致富活动”,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制定漳州市村级干部上、下班工作制,提高了为民办实事的效率。
      河墘村,地处闽南“金三角”东北部山区,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1008户,3556人,耕地面积3347亩,有山地35009亩。吴信钟上任后,爬山涉水,踏遍河墘的山山水水,历尽艰辛,通过调研考察,找到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之路;率先在全县实行林权改革,调动全村植树造林绿化积极性;与此同时,理智关掉鞭炮厂、小铁厂;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五云岩、溪洲农田观光园、松芦埔新农村别墅群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河墘村实现常年一级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达85%的绿化率。如今成为“田成方,林成网、清洁渠道绕村庄”的“漳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多年来,吴信钟观念改变,意识超前,身先士卒带领村两委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群众树立“敢”字为先的思想观念,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铺就了一条集体与群众共同发展的富裕路。吴信钟上任以来,开拓创新,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度建设,实行党员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在涉及全村经济发展大局的重大决策、经济发展项目、重大财务收支、工程项目发包,都实行民主听证活动,把党务、村务决策交给党员、群众讨论决定,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的“四权”落实。同时,还制订了目标责任制度、办事公开制度、岗位考核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10多项工作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他带头做到“三不、四带头”,“三不”即: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不侵集体和个人利益,“四带头”即:带头落实政策、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发展工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吴信钟在群众中树立了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实实在在办事、勤勤恳恳为民的农村干部新形象。
      十多年来,他带头引进大、中企业5家,个人创办水电、饼业等企业6家;在他的带动下,该村5名村干部还领办企业,成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领头雁;90名党员干部中有28名兴办企业,当上厂长、经理。至目前,全村创办工业企业36家,其中规模企业6家,年创产值4.5亿元,纳税2千多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1200人,社会总产值从2005年4亿元增至2008年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500元增至6500元,创造了人居环境绿化优美,新建了别具一格的农民别墅209幢,出现了家庭轿车进村入户达到120多部,在漳州市率先做到60周岁以上老党员、老干部、老年人每月享受(50-100元)的补贴;与此同时,凡村民遇红白喜事(310-480元)慰问和红包送到家,在十里八乡提起南靖县河墘村都会翘起大拇指称赞,“幸福河墘,平安河墘”名声远播八闽大地。
      作为一村之长,吴信钟平时仍然衣着朴素,保持着农民儿子淳厚本质,大家说:“他是从田埂上走来的村主任”!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好,日常生活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上下村小组,距村部10多公里,有31户,126人,近年来,吴信钟常常来到这里与村民促膝谈心,寻找发展之路,2006年,他以县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迁居上下村小组,创建“幸福安居工程”的提案,很快得到县、镇人大部门支持,如今已有70%农户迁居到河墘新村幸福园居住,三年来,上下村小组村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卢茂阳一户来说,原来住在高山上,生活贫困,连供应子女上学都非常困难,迁居后,买来货车经营运输,建了套房别墅,子女也上了大学。
      吴信钟情系百姓,一心为民,为了全村人能过上好日子,经常不分昼夜进村入户访民意、听民声、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去年4月的一天,他深入江西籍来河墘村承包114亩土地的种粮大户卢子松家中访谈。当他了解到卢子松一家四口人由于种种原因,户籍尚未迁移,严重地影响种粮积极性,想打“退堂鼓”的事后,吴信钟亲自抵县城,找部门,后来找上新闻记者,在《福建日报》刊登《卢子松户籍可否特事特办》后,卢子松户籍很快在4月底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他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风亮节,进一步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与称赞。
      吴信钟勤政为民,为种粮大户卢子松解决了户籍迁移问题,今年卢子松农贷、种子、化肥一路畅通,毛豆订单也顺利签订。卢子松全家喜不自胜,去年,他家实现了“三喜临门”:一是承包114亩农田纯收入18万元;二是户口一解决,儿子卢德武马上从江西娶来了貌美贤惠的新娘;三是新建了130多平方米的楼房。大家都说:“种粮大户卢子松一年三大变,多亏村主任情系平民、解忧难,帮上了大忙!”
      创造佳绩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别林斯基说过:“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人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从我这儿滚开吧!”吴信钟把这句名言作为座右铭,时时自勉。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吴信钟,饱尝生活的艰辛,它务过农、当过金山镇“三八林场”场长,任过金山汽车运输车队队长,当过村主任,还到市、县党校学习过。如今被推选县人大代表、河墘村委主任,带头领导全村战天斗地,办工厂、建水电,已走上致富路,但是,他有自己的观念:“人单有钱不算有价值,真正有价值是要对社会、对人类有所创造、有所奉献!”
      吴信钟在村主任这个岗位上,勤政为民,苦干实干,他领导村“两委”一班人,“敢”字为先,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以发展工业为指导,大力推进全村“三个文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近三年来,河墘村年年有发展,生活步步高,吴信钟一家人都热心公益事业,他们为家乡路桥、学校建设、老年人活动设备、文体活动中心等累计捐款献物达60多万元;他的家庭连续10年被评为市、县“五好文明家庭”;2006年他荣膺“漳州市法治宣传先进个人”、“南靖县优秀村居干部”、2007年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户”光荣称号。
      作为一个从田埂上走来的南靖县优秀村居干部,吴信钟以自己不倦的努力,创造了闻名遐迩,乃至全省、全国的骄傲的业绩,然而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满怀信心,认真坚强地走好今天每一步,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去创造光辉灿烂、幸福安康的明天新河墘,为推进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谱写出更多更美的华彩乐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