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代表 一面旗帜———记市十四届人大代表胡金贵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一个代表 一面旗帜———记市十四届人大代表胡金贵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杨和来发布时间:2010-05-26阅读次数: 次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村支部书记虽然不在编、不在册,算不上什么“官”,但身在基层,面对群众,责任重大,要履行好职责,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利益。这是胡金贵经常挂在嘴上的话语,也是他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的行为准则。
      胡金贵,1996年11月起任漳浦县绥安镇麦埔村党支部书记,这时他还只是个24岁的年轻小伙子,如今他即将步入不惑之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麦埔村父老乡亲,党和人民也给予他不少的荣誉、2003年,他荣获漳浦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漳州市五四青年创业奖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07年1月,他当选为漳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漳浦县绥安镇麦埔村位于县城东大门,地理条件优越。全村283户、1111人,村民历来以耕种为生,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经济虽有很大改善,但距小康还有较大差距。1999年麦埔小学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列为危房,需拆除重建。麦埔村两委决定建3层教学楼,但只建了1层就因资金短缺而停工了,而且一停就是3年,学生只能长时间在租房内上学。这件事给胡金贵触动很大,他感到责任重大,同时意识到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就对不起麦埔村的父老乡亲。
      时至2002年,县城东扩,麦埔村近水楼台,又被规划在黄仓工业区的范围内,这是机遇,胡金贵兴奋了,他看到了希望。为理清思路,他带领村两委干部走南闯北,南至深圳龙岗爱联村办工业区、北至江苏江阴华西村学习考察,边参观,边讨论。取经之后于2002年11月,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作出了“办村级工业区,走工业化的道路”的决议,随即成立集体所有制的麦埔工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经济手段抓村级工业园建设,协助办理征地、赔青等事宜,使招商引资项目迅速得以落实,以地生财,滚动发展。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率先建成两栋村级通用厂房8600平方米,通过出租的方式进行招商引资,短短几年内,麦埔村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长鑫、联颖、翰升、安发、中绿等大中型外资企业纷纷前来落户,全县首个村级工业园区形成了。2007年,村境内企业39家,工业产值达6.5亿多元,比2003年翻了三番;集体经济扭亏为盈,从2002年负债20多万元到2007年村财收入15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4950元到2007年的8500元。
      工业发展了,村财壮大了,胡金贵开始谋划村民福祉。2003年,他发现不少刚从种植业中解脱出来的农民开始忙于赌钱,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马上带领村两委干部进入农户之中促膝谈心,了解情况,掌握实情。他了解到村民手中有点钱,有的不敢投资,有的想投资却又存在资金不足等情况。于是,他召开了党员代表座谈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倾听意见、建议。有的党员建议:“要通过对村民的培训,让村民学一技之长,进厂务工”。有的村民建议:“要利用发展工业的有利契机,鼓励村民发展运输业、服务业。”……很快形成了共识并付诸实施,村民李两全想买农用车搞运输,可钱一时凑不齐,又担心无货源,胡金贵带来了13000元,又许诺帮助联系工地,就这样,李两全的农用车买回来了,经过苦心经营,李两全成为全村的致富榜样,两年后,一幢三层的小楼房落成了。几年来,全村有40户190多人,购进农用运输车56辆,从事沙石运输,成为全县沙石运输大村,年增收500万元;有400人在自己家门口当上了工人,年增收600万元。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也找到了工作,残疾人陈长茂、联颖工业公司接收了他,以前靠低保过日子的他如今月收入近千元;已70岁的老人协会会长李中仁也成为长鑫野营用品有限公司的员工,成为维护治安的“老”工人;村民陈陪金创办了“中港宝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工人近200人,年出口200万美元,年创税利近200万元;村民务工收入年11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8500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村集体和个人经济的逐年发展壮大,胡金贵不忘社会事业的发展。2007年村财投入资金10万元,完善麦埔小学厕所、操场、围墙等设施,完善教育软件的配套,有效地改善了麦埔村的教育软环境;设立奖学奖教基金,为九年义务教育承担费用,为高中生发放助学金,为大学生发放奖学金,成为全县第一个为教育买单的村集体;从改污、改沟、改厕、改水、改路“五改”入手,开展村容村貌整洁活动,投入150万元建成1.2公里环村水泥路,续建三条环村水泥道路、硬化面积20000平方米,还启动了亮化工程,水泥路两侧几十盏路灯亮了;实施“人饮工程”,有效解决了饮用水安全问题,惠及人口近800人;设立老年人优待金制度,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年可获得720元的老年人优待金,成为漳浦县首个有村级养老金的村集体;从2006年开始,村集体每年出资3万元为村民免费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08年3月,启动“生育关怀”行动基金会,募集资金10万元,首批为纯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发放成长扶幼基金近3万元;投入10万元免费为村民办理数字电视转换,成为全县第一个数字整转村。麦埔村福利制度已初具雏形,村民们共享着改革开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麦埔村这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了,村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而令村民们更为自豪的是,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尊重,作用得以发挥。麦埔村建立了“电子触摸屏”系统,把党务、政务、财务、计生等各项工作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连接,方便村民查阅和监督,使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行使。而对于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则举行民主听证会,使广大村民能够全面了解情况并参与决策。不管是老年人优待金制度、教育奖学奖教金制度、计划生育基金还是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数学电视整转、家园清洁、道路硬化以及厂房出租等,都坚持召开民主听证会,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策。2006年,麦埔村举行村部办公大楼建设项目听证会,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出谋献策,最终决定采用招投标方式,这为村部办公大楼建设节省了22多万元的资金;1号、2号通用厂房的建设也是通过举行民主听证会,决定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两栋通用厂房的造价分别由原来的350余万元和260余万元分别减至280万元和200万元,村集体节省开支140万元。现在,“村民代表大会决策制度”、“村情民意恳谈会议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决策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理财联席会制度”、“村干部联系企业服务制”、“村干部提醒服务承诺制”、“村干部民主评议会制度”、“首办责任制”……这些制度已经在麦埔村“落地生根”,推动着麦埔村的民主管理。
      麦埔村变了:农村变厂区、农民变工人、温饱变小康。几年前提出的奋斗目标已成为现实了,现在正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我们期待着麦埔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