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大局履职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任宗发布时间:2010-07-20阅读次数: 次
2009年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保增长的一年。2009年,在漳州市人大工作的历史上也是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因为,2009的的漳州市人大工作有不少主动融入积极作为之举。
围绕中心———
着力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
做好人大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融入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一年来,漳州市人大常委会把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全力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积极运用重大事项决定、监督、调研、视察等职能,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适时决定推进漳州先行的重大事项。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常委会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委要求上来,认真依法行使职责,确保市委关于海西建设的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根据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决议》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实施方案》,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了《关于促进加快“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决定》,及时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人民意志。《决定》对全市各级国家机关贯彻国务院《若干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并号召全市人民要在市委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海西建设,抓住机遇、群策群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而努力奋斗。
积极推动漳台合作交流的提升。发挥对台优势,提升对台合作交流层次,是实现“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重要途径。台资企业占到我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其生产经营状况如何对于能否实现保增长的目标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常委会按照市委的部署和安排,把促进台资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集中力量组织5个调研组,深入100家重点台资企业,通过座谈了解、发放调研问卷和听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汇报,排查梳理出台资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帮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政府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共6方面7大类137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二是召开调研建议交办会,协同政府,带领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企业,促进解决问题;三是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落实帮扶台资企业情况的报告,对帮扶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市政府认真办理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相关部门逐条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缓解了20多家台资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招工难等问题,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部分台资企业土地办证难的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系列帮扶政策措施。通过努力,全市台资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夯实了漳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落实全市“保增长”的工作目标作出重要贡献。在促进漳州经贸合作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涉台文物普查摸底、工程维护等情况的专项调研,积极探索新时期涉台文物的保护、管理、利用;配合市委开展了对台小额贸易调研,提出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对台优势,建立机制,整合资源,重振对台小额贸易,吸引更多台轮来漳开展贸易;着力推动漳台族谱对接工作向深度广度拓展,实现了漳台族谱对接成果展扩展及“漳台族谱对接网”上线,为漳台两地同胞的联宗对谱、寻根谒祖搭建服务新平台;加强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交流互访,更加密切了漳台在经济、文化、司法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配合省人大在我市开展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调研以及关于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建设若干规定的立法调研,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优先审议加快发展的融资项目。作为后发地区,我市要加快发展必须拓宽融资渠道。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关系我市基础设施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是实现“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有力支撑。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提升思路,支持政府积极探索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拓宽筹融资渠道。审议批准了市政府开展新一轮政银信贷合作的80亿元授信贷款,用于42个重点项目建设的计划,并根据保增长的现实需要,支持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贷款11.4亿元,用于胜利路改造工程、东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扩建等12个项目建设;审议批准市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贷款8亿元,用于加快古雷重石化项目配套码头填海造地工程建设;审议批准了市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贷款11.56亿元,用于市区西环城路等4个项目建设。在上述涉及100多亿元贷款议案的审议批准过程中,常委会主动介入,认真做好会前调研,提出审议意见,快审快办,以项目建设带动,促进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强化责任意识,对项目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及还贷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督促政府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加强投资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防范财政风险。
依法加强计划财政监督。人大对计划和预算的审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一年来,常委会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认真听取审议了市政府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预算执行、财政审计等工作情况的报告,审查批准了2008年市本级决算、2009年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调整,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方面,积极介入、主动参与政府预算编制活动,深入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实施预算计划,不断提高财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督促审计部门,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及时纠正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跟踪落实。在计划执行情况监督方面,根据监督法有关规定,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环境变化和宏观政策调整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经济运行情况调研,了解经济运行的动态,并把树立信心、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障民生、促进就业、保持发展的持续性作为审查的重点内容;同时结合我市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认真开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调研,督促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较好地发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着力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
做好人大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融入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一年来,漳州市人大常委会把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全力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积极运用重大事项决定、监督、调研、视察等职能,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适时决定推进漳州先行的重大事项。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常委会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委要求上来,认真依法行使职责,确保市委关于海西建设的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根据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决议》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实施方案》,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了《关于促进加快“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决定》,及时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人民意志。《决定》对全市各级国家机关贯彻国务院《若干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并号召全市人民要在市委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海西建设,抓住机遇、群策群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而努力奋斗。
积极推动漳台合作交流的提升。发挥对台优势,提升对台合作交流层次,是实现“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重要途径。台资企业占到我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其生产经营状况如何对于能否实现保增长的目标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常委会按照市委的部署和安排,把促进台资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集中力量组织5个调研组,深入100家重点台资企业,通过座谈了解、发放调研问卷和听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汇报,排查梳理出台资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帮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政府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共6方面7大类137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二是召开调研建议交办会,协同政府,带领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企业,促进解决问题;三是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落实帮扶台资企业情况的报告,对帮扶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市政府认真办理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相关部门逐条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缓解了20多家台资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招工难等问题,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部分台资企业土地办证难的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系列帮扶政策措施。通过努力,全市台资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夯实了漳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落实全市“保增长”的工作目标作出重要贡献。在促进漳州经贸合作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涉台文物普查摸底、工程维护等情况的专项调研,积极探索新时期涉台文物的保护、管理、利用;配合市委开展了对台小额贸易调研,提出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对台优势,建立机制,整合资源,重振对台小额贸易,吸引更多台轮来漳开展贸易;着力推动漳台族谱对接工作向深度广度拓展,实现了漳台族谱对接成果展扩展及“漳台族谱对接网”上线,为漳台两地同胞的联宗对谱、寻根谒祖搭建服务新平台;加强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交流互访,更加密切了漳台在经济、文化、司法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配合省人大在我市开展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调研以及关于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建设若干规定的立法调研,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优先审议加快发展的融资项目。作为后发地区,我市要加快发展必须拓宽融资渠道。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关系我市基础设施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是实现“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有力支撑。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提升思路,支持政府积极探索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拓宽筹融资渠道。审议批准了市政府开展新一轮政银信贷合作的80亿元授信贷款,用于42个重点项目建设的计划,并根据保增长的现实需要,支持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贷款11.4亿元,用于胜利路改造工程、东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扩建等12个项目建设;审议批准市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贷款8亿元,用于加快古雷重石化项目配套码头填海造地工程建设;审议批准了市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贷款11.56亿元,用于市区西环城路等4个项目建设。在上述涉及100多亿元贷款议案的审议批准过程中,常委会主动介入,认真做好会前调研,提出审议意见,快审快办,以项目建设带动,促进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强化责任意识,对项目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及还贷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督促政府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加强投资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防范财政风险。
依法加强计划财政监督。人大对计划和预算的审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一年来,常委会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认真听取审议了市政府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预算执行、财政审计等工作情况的报告,审查批准了2008年市本级决算、2009年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调整,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方面,积极介入、主动参与政府预算编制活动,深入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实施预算计划,不断提高财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督促审计部门,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及时纠正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跟踪落实。在计划执行情况监督方面,根据监督法有关规定,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环境变化和宏观政策调整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经济运行情况调研,了解经济运行的动态,并把树立信心、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障民生、促进就业、保持发展的持续性作为审查的重点内容;同时结合我市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认真开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调研,督促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较好地发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强化监督———
全力推动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
切实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着力点,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取得成效,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强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饮用水源的保护与安全是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事项。市人大常委会在前年工作的基础上,对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连续跟踪监督。一是针对2009年春节前后,九龙江北溪发生甲藻水华事件,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对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视察;二是为促进《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落实,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落实情况督查。视察、督查组在听取市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工作汇报后,深入流域各县(市、区)进行实地检查,全面了解掌握流域水环境保护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做好蓝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禁建区、禁养区的有关规定,全面关停污染工业企业,进一步整治乱采河沙和沿岸农村环境卫生,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改善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三是跟踪市区第二水源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形成有关报告,提出了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加强沟通、妥善解决有关问题,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意见建议,积极推动市区第二水源前期工作。
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供电等工作与民生密切相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提出理顺监管体制,加快资源整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等建议;针对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听取和审议2008年度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并跟踪落实;组织人员对“人民满意供电单位”授牌后管理情况进行年度跟踪督查,促使漳州电业局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电网发展和优质服务工作。此外,常委会还开展职业教育法的执法检查;密切关注甲型流感防治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实施《福建省气象条例》,促进全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部分代表对市运会第二阶段筹备工作进行检查;组织有关单位和社会热心人士看望慰问残疾少儿等等,积极推进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有序发展。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事关城乡和谐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作的《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就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村容整治工作、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农村创新工作机制等情况开展督查,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入开展村容整洁工作,着力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断完善“三农”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等意见建议。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是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后又一部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专门法律。市人大常委会在促进各项涉农政策的贯彻执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培训、电视讲话等形式开展对这部法律学习宣传,营造依法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还认真配合省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若干的规定》和《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执法检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障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持续稳定,积极维护承包当事人和林农的合法权益。
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一是联合县(区)人大就全市检察系统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展开调研,听取并审议了市检察院《关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要求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民事、行政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增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社会效果,进一步加强与法院的沟通与协调,形成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二是针对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遇到的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展开调研,及时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新修订律师法的规定执行,听取和审议市司法局《关于律师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推进新修订的律师法在我市贯彻实施为律师执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律师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共收到市政府法制办报送的规范性文件42件,都依法有序进行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并及时反馈审查意见。四是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共受理群众信访件1013件,接待上访群众来访226批470人次,全部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处理,基本上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重要信访件有跟踪督办反馈回复,特别是着力做好群众信访反映比较集中的涉诉涉法、土地征用、拖欠钱款和拆迁安置等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加强综合分析和督查督办,积极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落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还积极参与省人大7部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活动,为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应有的努力。
全力推动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
切实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着力点,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取得成效,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强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饮用水源的保护与安全是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事项。市人大常委会在前年工作的基础上,对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连续跟踪监督。一是针对2009年春节前后,九龙江北溪发生甲藻水华事件,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对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视察;二是为促进《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落实,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落实情况督查。视察、督查组在听取市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工作汇报后,深入流域各县(市、区)进行实地检查,全面了解掌握流域水环境保护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做好蓝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禁建区、禁养区的有关规定,全面关停污染工业企业,进一步整治乱采河沙和沿岸农村环境卫生,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改善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三是跟踪市区第二水源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形成有关报告,提出了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加强沟通、妥善解决有关问题,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意见建议,积极推动市区第二水源前期工作。
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供电等工作与民生密切相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提出理顺监管体制,加快资源整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等建议;针对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听取和审议2008年度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并跟踪落实;组织人员对“人民满意供电单位”授牌后管理情况进行年度跟踪督查,促使漳州电业局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电网发展和优质服务工作。此外,常委会还开展职业教育法的执法检查;密切关注甲型流感防治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实施《福建省气象条例》,促进全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部分代表对市运会第二阶段筹备工作进行检查;组织有关单位和社会热心人士看望慰问残疾少儿等等,积极推进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协调有序发展。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事关城乡和谐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作的《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就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村容整治工作、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农村创新工作机制等情况开展督查,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入开展村容整洁工作,着力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断完善“三农”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等意见建议。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是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后又一部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专门法律。市人大常委会在促进各项涉农政策的贯彻执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培训、电视讲话等形式开展对这部法律学习宣传,营造依法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还认真配合省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若干的规定》和《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执法检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障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持续稳定,积极维护承包当事人和林农的合法权益。
注重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一是联合县(区)人大就全市检察系统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展开调研,听取并审议了市检察院《关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要求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民事、行政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增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社会效果,进一步加强与法院的沟通与协调,形成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二是针对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遇到的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展开调研,及时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新修订律师法的规定执行,听取和审议市司法局《关于律师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推进新修订的律师法在我市贯彻实施为律师执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律师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共收到市政府法制办报送的规范性文件42件,都依法有序进行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并及时反馈审查意见。四是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共受理群众信访件1013件,接待上访群众来访226批470人次,全部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处理,基本上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重要信访件有跟踪督办反馈回复,特别是着力做好群众信访反映比较集中的涉诉涉法、土地征用、拖欠钱款和拆迁安置等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加强综合分析和督查督办,积极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落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还积极参与省人大7部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和征求意见活动,为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应有的努力。
积极创新———
与时俱进提升工作思路
有创新才有突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强化依法、按程序监督的同时,根据人大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结合实践,拓宽思路、勇于创新,激发人大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工作实效。
注重健全监督网络。针对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专业性强而人大专业人员少、自身监督力量不足的现状,常委会借鉴外地做法,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以城环委为依托,先行试点,把监督向社会拓展、向基层延伸,聘请11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城环工作的副主任和其他5位专业人员为城环委兼职委员,每位委员又联系若干名代表作为监督员,共同组成监督网络,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督新机制。
主动开展区域联动监督。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整治涉及闽西南3个市13个县(市、区),为推动整个九龙江流域的全面整治,汇聚更强大的监督力量,我们主动加强与厦门、龙岩市人大的沟通联系,共商推进流域联动监督机制建设,提议并召开了漳龙两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联席会,形成会议纪要,达成加强联动监督的共识;主动介入厦漳龙三市人大第一次联合开展全流域视察活动,在创新监督方式、加强区域联动上迈出可喜的一步。
推动审判机关创新涉台司法服务。继2008年支持市中级法院设立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合议庭之后,发挥对台“五缘六求”独特优势,推动对台先行先试,大力支持审判机关创新涉台司法服务。市中级人民法院和11个县(市、区)基层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成立独立建制的涉台审判庭,进一步完善涉台审判配套机制,芗城、龙海、漳浦等3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按法定程序,任命8名长期在漳投资兴业、热心维权工作的台胞作为涉台案件人民陪审员,参与基层法院涉台民商事案件的审理、调解及纠纷化解。
与时俱进提升工作思路
有创新才有突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强化依法、按程序监督的同时,根据人大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结合实践,拓宽思路、勇于创新,激发人大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工作实效。
注重健全监督网络。针对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专业性强而人大专业人员少、自身监督力量不足的现状,常委会借鉴外地做法,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以城环委为依托,先行试点,把监督向社会拓展、向基层延伸,聘请11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城环工作的副主任和其他5位专业人员为城环委兼职委员,每位委员又联系若干名代表作为监督员,共同组成监督网络,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督新机制。
主动开展区域联动监督。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整治涉及闽西南3个市13个县(市、区),为推动整个九龙江流域的全面整治,汇聚更强大的监督力量,我们主动加强与厦门、龙岩市人大的沟通联系,共商推进流域联动监督机制建设,提议并召开了漳龙两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联席会,形成会议纪要,达成加强联动监督的共识;主动介入厦漳龙三市人大第一次联合开展全流域视察活动,在创新监督方式、加强区域联动上迈出可喜的一步。
推动审判机关创新涉台司法服务。继2008年支持市中级法院设立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合议庭之后,发挥对台“五缘六求”独特优势,推动对台先行先试,大力支持审判机关创新涉台司法服务。市中级人民法院和11个县(市、区)基层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成立独立建制的涉台审判庭,进一步完善涉台审判配套机制,芗城、龙海、漳浦等3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按法定程序,任命8名长期在漳投资兴业、热心维权工作的台胞作为涉台案件人民陪审员,参与基层法院涉台民商事案件的审理、调解及纠纷化解。
依靠主体———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一年来,常委会按照中发[2005]9号文件和闽发[2005]10号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立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思路,努力开创人大代表工作新局面。
拓宽代表履职平台。常委会在前年分期分批组织代表进行初任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代表参与相关学习、考察、执法、监督等活动,先后组织312人次省市代表出席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省委16号文件贯彻情况调研座谈会,执法情况、项目落实代表座谈会等10多场会议,以会代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组织60名代表开展对市直机关单位、部门2009年度机关作风行风进行效能评议和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以活动促提升,激发了代表依法履职的热情。此外,常委会组织在漳的省人大代表赴龙岩、泉州参加专题培训,就我市“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体系、光电产业、工业发展、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旅游建设等情况开展多次专题调研,就扩内需促“三保”、重大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等内容进行异地视察;协助省人大组织福建省选举的21位全国人大代表就我市对外开放和港口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视察,充分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全面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参加省人代会、全国人代会审议好议案和报告进而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作准备。
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常委会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与代表的沟通联系,不断拓宽和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坚持定期向代表通报工作制度,及时向代表通报常委会会议、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的情况;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有关活动和有关社会活动制度,一年来,组织代表列席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和旁听法院庭审,组织或参与各委组织的各种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坚持为人大代表订刊送报制度,为代表订阅、寄送《中国人大》、《人民政坛》、《漳州人大》、《漳州政府公报》等刊物,定期给代表送去常委会的一些相关文件、材料等,使代表收到的信息更加及时、丰富。通过完善这些制度,让代表知情知政,了解情况、了解民意、了解全局,为代表依法履职、正确行使职权创造条件。
加强代表议案建议的督办力度。常委会积极改进督办方式,强化协调职能,着力督促代表建议落实。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共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165件,常委会通过召开交办会,交由62个部门或单位负责办理。同时,通过筛选,把有关食品安全、采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击非法营运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面广、迫切需要解决的15件建议,作为重点进行跟踪督办,参与承办单位组织的“两见面”、“三结合”和现场办公活动,并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加强协调,加强跟踪。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代表建议所提问题特别是一些群众长期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和代表的满意率都有所提高。
注重总结推广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经验。常委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创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和交流,如漳浦古雷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发挥代表的独特优势,促进重大项目的落实;漳浦赤湖镇人大以“信访会诊”的方式,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泰县陈巷镇13个村设立“代表接待选民日”,开展察民情、解民意、排民忧、集民智互动活动;诏安县建立代表监督员制度,派代表到“一府二院”有关部门、单位任监督员;芗城区根据人大代表中企业界人士多的特点,引导成立了“企业界人大代表联谊会”,广泛发动代表为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关心公益事业,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这些典型通过刊物、网站及各种座谈会被很好地宣传推广,促进我市基层代表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一年来,常委会按照中发[2005]9号文件和闽发[2005]10号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立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思路,努力开创人大代表工作新局面。
拓宽代表履职平台。常委会在前年分期分批组织代表进行初任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代表参与相关学习、考察、执法、监督等活动,先后组织312人次省市代表出席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省委16号文件贯彻情况调研座谈会,执法情况、项目落实代表座谈会等10多场会议,以会代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组织60名代表开展对市直机关单位、部门2009年度机关作风行风进行效能评议和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以活动促提升,激发了代表依法履职的热情。此外,常委会组织在漳的省人大代表赴龙岩、泉州参加专题培训,就我市“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体系、光电产业、工业发展、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旅游建设等情况开展多次专题调研,就扩内需促“三保”、重大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等内容进行异地视察;协助省人大组织福建省选举的21位全国人大代表就我市对外开放和港口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视察,充分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全面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参加省人代会、全国人代会审议好议案和报告进而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作准备。
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常委会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与代表的沟通联系,不断拓宽和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坚持定期向代表通报工作制度,及时向代表通报常委会会议、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的情况;坚持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有关活动和有关社会活动制度,一年来,组织代表列席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和旁听法院庭审,组织或参与各委组织的各种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坚持为人大代表订刊送报制度,为代表订阅、寄送《中国人大》、《人民政坛》、《漳州人大》、《漳州政府公报》等刊物,定期给代表送去常委会的一些相关文件、材料等,使代表收到的信息更加及时、丰富。通过完善这些制度,让代表知情知政,了解情况、了解民意、了解全局,为代表依法履职、正确行使职权创造条件。
加强代表议案建议的督办力度。常委会积极改进督办方式,强化协调职能,着力督促代表建议落实。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共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165件,常委会通过召开交办会,交由62个部门或单位负责办理。同时,通过筛选,把有关食品安全、采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击非法营运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面广、迫切需要解决的15件建议,作为重点进行跟踪督办,参与承办单位组织的“两见面”、“三结合”和现场办公活动,并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加强协调,加强跟踪。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代表建议所提问题特别是一些群众长期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和代表的满意率都有所提高。
注重总结推广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经验。常委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创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和交流,如漳浦古雷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发挥代表的独特优势,促进重大项目的落实;漳浦赤湖镇人大以“信访会诊”的方式,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泰县陈巷镇13个村设立“代表接待选民日”,开展察民情、解民意、排民忧、集民智互动活动;诏安县建立代表监督员制度,派代表到“一府二院”有关部门、单位任监督员;芗城区根据人大代表中企业界人士多的特点,引导成立了“企业界人大代表联谊会”,广泛发动代表为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关心公益事业,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这些典型通过刊物、网站及各种座谈会被很好地宣传推广,促进我市基层代表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提升形象———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对于提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履职能力至关重要。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提高依法履行职权的能力和水平。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动思想作风建设上新台阶。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从去年3月底开始参加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中,常委会机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四求先行”实践主题和“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实践载体,紧密联系人大工作实际,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常委会机关党员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形成了新的共识,重新修定了8项工作制度,一些影响常委会职能作用发挥的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常委会各方面的工作有了新的改进,党员干部职工得到教育、思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人大工作得到推进。同时,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常委会机关被评为“福建省第十届文明单位”。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决定,推动依法履职能力上新水平。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定职权,去年,常委会以深入贯彻《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和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委“决定”贯彻落实情况检查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从办公用车、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和改善人大机关的办公条件,实现机关每个委(室)配备1部办公用车、1台照相机,每间办公室配备1部打印机,每位干部配备1部办公电脑;同时,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车辆、设备的正常使用,推动常委会机关履职能力上新水平。
加强对外学习交流联系,推动自身发展思路有新提升。一年来,常委会坚持对基层人大进行业务指导,加强与上下级人大的联系协作,定期召开全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联系会议,专题研讨地方人大工作。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办事机构也通过参加对口联席会议,通报工作,交流经验,加强与全国兄弟城市人大的交流。成功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处理工作研讨会、全省人大人事代表工作研讨会、全省人大内司委工作研讨会、全省人大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研讨交流会,促进了与全国全省各地人大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增进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提升常委会发展思路。
认真组织开展纪念活动,推动人大新闻宣传有新突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健全地方政权体制的重大举措,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完善。围绕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常委会认真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举行人大制度知识竞赛、人大工作研讨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同时,我们也积极组织参与省人大举行的各项活动:选派优秀选手参加知识竞赛并获得第二名,选送一批书画作品参加书画展。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除了充分利用漳州人大刊物和网站进行大量地宣传报道外,还积极拓宽阵地,在《中国人大》、《人民政坛》、《福建日报》、《人民代表报》、《闽南日报》以及福建电视台、中国人大网、省人大门户网站等数十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报道,宣传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为推动我市人大工作上新水平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对于提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履职能力至关重要。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提高依法履行职权的能力和水平。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推动思想作风建设上新台阶。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从去年3月底开始参加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中,常委会机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四求先行”实践主题和“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实践载体,紧密联系人大工作实际,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常委会机关党员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形成了新的共识,重新修定了8项工作制度,一些影响常委会职能作用发挥的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常委会各方面的工作有了新的改进,党员干部职工得到教育、思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人大工作得到推进。同时,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常委会机关被评为“福建省第十届文明单位”。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决定,推动依法履职能力上新水平。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定职权,去年,常委会以深入贯彻《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和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委“决定”贯彻落实情况检查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从办公用车、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和改善人大机关的办公条件,实现机关每个委(室)配备1部办公用车、1台照相机,每间办公室配备1部打印机,每位干部配备1部办公电脑;同时,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车辆、设备的正常使用,推动常委会机关履职能力上新水平。
加强对外学习交流联系,推动自身发展思路有新提升。一年来,常委会坚持对基层人大进行业务指导,加强与上下级人大的联系协作,定期召开全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联系会议,专题研讨地方人大工作。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办事机构也通过参加对口联席会议,通报工作,交流经验,加强与全国兄弟城市人大的交流。成功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处理工作研讨会、全省人大人事代表工作研讨会、全省人大内司委工作研讨会、全省人大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研讨交流会,促进了与全国全省各地人大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增进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提升常委会发展思路。
认真组织开展纪念活动,推动人大新闻宣传有新突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健全地方政权体制的重大举措,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完善。围绕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常委会认真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举行人大制度知识竞赛、人大工作研讨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同时,我们也积极组织参与省人大举行的各项活动:选派优秀选手参加知识竞赛并获得第二名,选送一批书画作品参加书画展。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除了充分利用漳州人大刊物和网站进行大量地宣传报道外,还积极拓宽阵地,在《中国人大》、《人民政坛》、《福建日报》、《人民代表报》、《闽南日报》以及福建电视台、中国人大网、省人大门户网站等数十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报道,宣传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为推动我市人大工作上新水平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