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老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漳州老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市老促会发布时间:2011-11-16阅读次数: 次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路、水、电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社保、医保等民生事业大为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特色农业发展成效凸现;兼业发展已成主体趋势,务工收入成为老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工兴农以及对台农业也有较大突破;同时出现了观光农业、旅游业等一批新兴产业。
      但是,从总体看,我市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存在诸多突出问题。
      (一)老区村经济收入情况初步分析
      经济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09年,我市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254元,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特色化。凡是结构调整成功,特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农民普遍增收。如平和县“一粒蜜柚富万家”,该县小溪镇南寨村,共种植蜜柚1350亩,人均3.5亩,人均产柚25000斤。光蜜柚收入,人均达到18599元。全村有四分之一的蜜柚种植大户,年人均收入5.8万元。农民大多进城买房居住,孩子进城读书。
      二是兼业化。即突破传统的单一经济格局,亦农亦工亦商,实行兼业发展。如南靖县靖城镇草坂村,不仅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了3000多亩香蕉,还创办了机砖、制鞋等37家工业企业,并组织了建筑队、运输队,工业及服务业收入占全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2009年全村生产总值3.84亿元,人均纯收入6500元。
      三是差异化。在老区农民大幅度增收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低收入群体。老区村的贫富悬殊要比非老区村大得多。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户,有的年人均收入不足两千元。不仅农民收入低下,而且集体经济几为空壳,村财大多挂零。
      经过对38个好、中、差老区村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在全市790个老区村中,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的约有411个村,占53%;2500元至6000元的约有308个村,占39%;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约有71个村,占8%。
      全市老区共有农户37.3万户,总人口168万人。其经济收入大体情况是:人均6000元以上的约有13.7万户,62万人,占37%。主要对象是:农民企业家、种养大户、有文化知识和技能特长人员、外出务工收入较高户及从事营销活动人员。人均2500元至6000元之间的约有19.2万户,85.6万人,占51%。主要对象是:亦农亦工者、小作坊主、小商贩及外出务工者。人均2500元以下的约有4.4万户,20万人,占12%。主要对象是:固守传统农业的农户,老弱病残户、天灾人祸户、低保户、五保户等。这部份人是被高收入户掩盖下的低收入群体。
      通过本次调查摸底,我市老区经济收入的大体情况是:老区村好、中、差三个层次的比例为53:39:8;老区户好、中、差三个层次的比例为37:51:12。
      (二)老区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大,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要持续增收难上加难。
      全市约有71个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欠发达老区村,其共同特点是: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远,居住分散;气候条件差,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作物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且成本高,耕作辛苦;农民文化程度低,信息闭塞。这些地方传统农业的结构尚未突破,基本上仍是“种子靠祖宗,技术靠传统,收成靠天公”。根本谈不上什么结构调整,有的甚至出现萎缩的苗头。因此,大量劳力涌进城市务工,成为这些地方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71个村,外出劳力均占总劳力的60-70%,留下的是老弱病残和儿童。劳力大量外出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甚至出现土地抛荒。据平和、南靖统计,抛荒面积约占总耕地的5-7%,严重的地方超过一半。如平和县长乐乡农家村,由于77%的劳力外出,全村950亩耕地已抛荒500亩。
      2、老区农民外出务工仍有不少制约因素,受限颇多。
      据统计,我市老区有53万名农民进城务工,但有无技能,收入的差距很大。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民,开始从蓝领变成白领,月工资数千甚至上万。有些农民从特色劳务起步,逐步成为小老板。如平和县农家村有100多人在广东、上海、温州等地开办面包作坊,有的还雇了工,年收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诏安县官陂镇庄溪村,在外出劳力中,有60%在广东开小店铺,不少人已经致富,光小车就购置了300多辆。但大多数农民工收入不高,月工资千元左右。
      当前农民工大体有两大群体:一是40、50段(即年龄在40-50岁之间)。这部份农民工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差,大多只干粗活、杂活,如搬运、挖掘之类。不仅收入较低,月工资千元左右,工作又不固定,而且还要一肩两头挑,既要外出找工,又要照顾家中老少和耕种。二是80、90段(即80后、90后),约占务工人员的50-60%。这部份人有一定文化,向往城市生活,不想回家务农。进城后,“居无定所,工无固定”,工资不高,花钱不少,基本上都是“月光族”。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外出打工或经商有成者,大多不想回到边远的祖居地,他们有的在城里买房、娶老婆,一部份农民已经成功转型为市民。
      3、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有的地方农业开始出现弱化的倾向。
      我市大部份老区山地广阔,森林资源丰富,但这一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如南靖县南坑镇北坑村,有山林12000亩,其中有5000亩被划为国家生态保护林。还有3000亩竹林,全村人均13亩多,户均50亩,如能管好,每亩每年可收千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可超万元。但由于劳力大量外出,竹林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每亩每年只有200元收益。这无异于“捧着金饭碗讨饭”。
      另一方面,一些老区村在改革开放初期也调整种植了一些价值较高的水果,如龙眼、荔枝等。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北果和外果的冲击,市场价格一直低迷,加上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扬,大多收成难抵成本。因此,出现观望和无从调整的心态,部份干部群众对务农失去信心,认为“种田没有效益,务农不能增收”。农业在一些边远山区开始出现弱化的倾向。
      4、“一路二水三滞后”仍然是老区农民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在道路方面,全市所有老区村虽然全部实现了路面硬化,但通自然村的道路仍有较大欠帐。全市30户以上的老区自然村还有2000多公里未修水泥路。在安全饮水方面,全市还有242个老区村未彻底解决。在农田水利方面,由于管理不善,加上屡次自然灾害,破坏严重。
      “三滞后”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一是教育事业滞后。当前老区村碰到的棘手问题是:由于老区村居住分散,小学撤小拼大后,学生上学要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路,对于七、八岁、十岁左右的小孩来说,家长十分不放心。有的只好由同村学生的家长轮流进行管护,而由学校提供住宿,又缺乏经费,而且学校根本没有配备生管的专职老师。二是医疗卫生事业滞后。乡村的卫生院、医疗室大多不健全,老区自然村又分散,根本没有医疗室,看病难是老区村的突出问题。三是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社保正处试点阶段,各种服务体系,如科技、金融、信息等方面,亟待配套完善。农村的“六大员”也多是有名无实,素质较差。
      5、一些老区村由于村财空壳,债务沉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老区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不仅村财归零,而且债台高筑。如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白芽奇兰茶产业发展不错,村民收入也较高,但由于历年来开展教育两基达标、村路修建以及代垫税费等,负债高达140万元,就连村两委的生活补贴也无法支付,因而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劳力大量外出,其中不乏农村精英、能人,造成农村空心化、荒漠化,工作开展难。特别是大大增加了计生工作的难度。
      此外,老区人才引进难,留不住。据平和、诏安两个苏区县反映,两县的机关干部及教师、医生等工资中的财政补贴要比市直及其他县(市、区)少一半,不仅人才引进难,而且现任的教师、医生大多不安心工作,想往外跑,对教育及医疗事业影响极大。
      (三)若干对策与建议
      1、致力打造老区品牌,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力促老区发展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老区的重要指示,理直气壮、满腔热情地宣传老区,擦亮老区的金字招牌。做好政策对接和项目对接。当前最重要的是抓住为“十二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机,争取多上项目,切实提高扶持政策的到位率。为此建议:
      ①请省人大抓紧制定加快老区发展条例,使老区建设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②请省政府考虑制定推动老区土地流转的利好政策,鼓励种田能手和承包大户,从事规模经营,以解决土地抛荒问题。
      ③建立老区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扶持老区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④提高生态林补贴标准。山林是老区农民的一大收入门路,被划为生态保护林后,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这就断了生计。目前虽有补贴,但扣去护林费用、集体提留等,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
      2、立足当地优势,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山高林密,既是老区劣势,更是老区优势。山林是“绿色银行”,大有文章可做。要寻找切入点,因地制宜,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如优质水果、巨尾桉等。广阔的山地还是牛、羊、鸡的天然牧场,发展养殖业大有可为。
      要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和工业理念来加快老区经济发展,彻底突破传统农业的格局。有条件发展工业的地方要走以工兴农的路子,加大已办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完善“飞地工业”政策。已经进行结构调整的地方,要继续提升,做强做大,使产业形成区域布局,产生规模效益。要走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路子,使产、供、销、深度加工形成一条龙。
      对早期发展的龙眼、荔枝、柑桔等水果,由于市场价格低迷,效益大大下降。应立足于提升、改造,进行再调整。特别要在品质及调整成熟期上做文章。有条件的也可进行改种,发展综合利用项目。
      要走科技兴农的路子,积极探索新兴农业、适市产业、观光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建议对畜牧业及新兴农业要从财政上给予支持,如提供启动资金、银行贴息贷款、种苗赊欠等。旅游部门要整合老区的旅游资源,把老区的旅游业做大做强。
      3、高度重视老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老区农民的增收能力。
      大量事实证明,兼业发展是实现老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而那些自然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外出务工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存在的现象,也是实现部份农民向市民转型的过渡期。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如委托职校、技校及企业举办培训。要建立农民工档案,主动与大城市对接。要把培训与就业挂勾,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要建立法律救助机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城市的经适房、廉租房,农民工应有权享受。改革开放前,我们基层工作的重点是“催耕催种”,改革开放后是“催工催商”,现在应当是“催培催学”。同时还要大力组织科技下乡,从务工、务农两方面提高农民的技能。“知识改变命运”,要把提高农民的素质摆在重要位置。
      建议各级政府应划拨农民技能培训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长期坚持。
      4、捆绑部门扶持资金,集中财力解决老区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民生问题。
在一路二水方面,建议把通往30户以上自然村的道路建设和安全饮水、水利设施修复维护列入“十二五”规划。
      在农村教育问题上,当前应突出解决小学撤小拼大后,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建议:结合校安工程建设,在老区村小学配套一定规模的学生宿舍及专职生管老师。
      对于位处山顶或半山腰的小自然村,地质灾害严重的地方和劳力大量外出后的空心村,要逐步把它搬移出来,向大村庄及小城镇靠拢。建议:结合造福工程建设,把它列入“十二五”规划。
为了留住人才,建议对原中央苏区县平和、诏安的公务人员、教师、医生的财政补贴给予特殊解决,以期在同一地区获得一视同仁的待遇。
      总之,要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扶持资金捆绑起来,集中财力办大事,防止撒胡椒面。
      5、加大对经济欠发达老区村及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
      “领导挂勾,部门帮扶”是近几年来创造的行之有效、深受群众欢迎的得力措施。要继续坚持,并适当扩大挂勾面和扶持面,使其形成常态化。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子建设,选贤任能。坚持下派干部到老区村挂职制度。
      要组织科技人员到老区村进行经济发展情况诊断号脉,寻找发展的切入点。
      对于村财空壳的特困村,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保证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于低收入群体要加大扶贫力度,创新增收方式,同时适当增加低保对象,适当提高低保标准,让他们过好“温饱”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