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读后感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读后感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庆元发布时间:2012-02-29阅读次数: 次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学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一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大抉择。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和“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2010年2月3日,胡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连提八个“加快”;2010年“两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发表政论文章,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中国 20世纪以来曾有过的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及30年前的改革开放相提并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作是我国第三次社会经济大变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一书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角度,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实际,较为全面深入地阐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实施目标和主要措施,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做法进行系统回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总结,特别是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完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和措施,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的总报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着重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及内在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目标和政策措施。该书的14个分报告,分别由14个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提出,抓住了各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样具有全局性借鉴意义。我认为,学习和研读该书,对于进一步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的理解,将大有裨益。
      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在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这条世界现代化史两百多年来锤炼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的国家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是现代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成功应对这个挑战,就能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否则,发展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道路会越来越艰难。
      在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我认为:一是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的机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主线,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依靠技术水平提升,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三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增强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主动性,提高政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投资体制、垄断行业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四是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国有经济改革力度,营造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和支持各类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设立能耗、环保、安全、卫生等技术法规和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五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从创新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金融、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支持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出路在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经历化蛹成蝶的阵痛之后,我们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为今后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能否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考验着我们的民族理性和集体智慧。我们只有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跨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