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漳州有四人官居“相”位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宰相”是一个官称,是中国古代辅佐皇帝、统领群臣、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的意思是主宰,引入职官,从商朝开始,初为官吏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义。宰、相合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的记载。中国历史上宰相制度一直变化无定,辽代设左、右宰相,是中国古代唯一以宰相为正式职官名称的朝代。在其他朝代,宰相的名称、权限、员额都有变化。因此,“宰相”是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一个通称。
明代以内阁大学士为实际的宰相,称“辅臣”,首席辅臣称“元辅”或“首辅”。明代漳州人入阁大学士有三人:林�、何楷、黄道周。
林�(?―1636),明龙溪县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九年(1636年)由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任职仅半年卒,民间称“林阁老”。其墓及碑坊今存,位于龙文区。南靖丰田有其故居“阁老楼”。
何楷(?―1646),明漳浦镇海卫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南明隆武(1645年)唐王在福州即帝位,擢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其故居“何衙内”,位于芗城区青年路,近年拆建商品房。
黄道周(1585―1646),明漳浦铜山(今属东山县)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南明唐王即位福州,任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其故居、读书处、书院、墓等遗址今存于东山、漳浦、龙海等处。
清沿明制,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康熙时“南书房行走”为实际的宰相,雍正以后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被视为实际宰相。内阁大学士在清朝的地位虽高,但实权很小。清代漳州人任内阁大学士有1人:
蔡新(1707―1799),清漳浦县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任上书房总师傅近四十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民间称“蔡相爷”。其墓、相府、故居等遗迹今存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