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乡梓 厚重民生――记市人大代表郑坑人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情系乡梓 厚重民生――记市人大代表郑坑人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苏通瑞 黄旺华发布时间:2012-11-27阅读次数: 次

 

      从昔日以农业为主、经济单一的小村庄,到现在企业云集、服务业发达的创业乐园;从原来脏、乱、差的后进村,到今天环境优美、群众幸福的文明村,这一切喜人的变化,无不凝集着郑坑人的心血和汗水。郑坑人,漳州市人大代表、龙海市榜山镇翠林村党支部书记,他十多年如一日,在农村最基层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为百姓谋求民生福祉中。
      (一)
      榜山镇翠林村位于龙海市区西大门。如何用好良好的区位优势,让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是1994年就任翠林村党支部书记郑坑人的执着追求。他强烈意识到,村里人多地少,靠种地只能解决温饱,不能发家致富,要发展必须转变思路。他认为,翠林村毗邻市区的地理位置有着发展工业经济的先天优势,再加上本村群众经商意识深厚,具有商业眼光和开明的视野,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大胆进行招商引资。他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多次去外地走访企业,邀请客商实地考察、洽谈,新引进了4家企业:锦德福食品、龙源鞋业、雅仕嘉食品、东南新型建材,总投资6000万元,解决了100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他还积极引导本村群众改造提升花竹制品、木家具制造、豆皮加工等传统手工业,为这些微小企业协调解决了用地、用水、用电等实际困难,并多方争取银行贷款,使10多家微小企业得到发展壮大。同时,他抓住翠林村两边地处省道漳码公路的特有优势,在公路两侧规划建设了200多个店面,让本村村民们利用店门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和发展壮大手工业、服务业等举措,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迅速翻番,2011年达2.5亿元,群众收入节节升高,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村民们从心底感谢郑坑人。
      (二)
      村里经济发展了,村民们对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郑坑人以新农村建设和家乡清洁行动为契机,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特色、美观实用”的原则,对全村环境整治进行了科学规划,立足本村实际,发展了以美化、亮化和净化为目标,以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水、改路、改厕的“三清三改”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在郑坑人的认真组织下,村里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堆放屋30个,建设冲水式公厕10个,配套9辆卫生保洁车和9名卫生保洁员,对全村13个村民小组,进行卫生清扫、清运和管理;组织清理总长2公里贯穿全村境内的西浮一条龙的护坡护砌,开展村道、屋前屋后植树绿化活动,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了漳州市家园清洁行为示范村。同时,全村新建水泥路2.5公里,实现村道水泥硬化,并在5个自然村装上路灯,方便群众走行。
      (三)
      郑坑人在致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环境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农民社会保障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2009年,在龙海市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他和村两委干部利用早前晚后,登门走户做好宣传发动,全村98%的村民在他和村两委的热心发动下,都参加了养老保险,解决了老百姓后顾之忧。他积极规划建设了村宣传教育文化中心,成立了龙海市首个“农家书屋”,使之成为村民学科学、用科学、闯市场、快致富的“知识加油站”;新建(下转第27页)上接第23页)1幢3层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930平方米,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在翠林后山建设3个长寿亭和6条健康水泥路,作为全体村民休闲娱乐、锻炼健身的小公园,并配套健身器材供村民活动。郑坑人积极倡导构建“爱心桥”,成立党员互助基金会,成立了党员互助基金会,在他率先垂范的影响下,全村党员自愿捐款27000元,全部用于帮助、扶持一些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及扩大生产规模问题,受到资助的党员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党支部的凝聚力和问心力得到了增强。他十分关心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每逢春节前夕,翠林村固定拨出村财5万元,用于55岁以上老党员、困难党员、60岁以上老人、计生二女户、困难户的慰问等,让困难的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组织的温暖。
      十多年来,郑坑人以满腔的热情,为翠林村的发展尽心尽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件事情,该村在经济建设项目、征地拆迁、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安定稳定、安全生产创卫工作、抗洪救灾等一系列工作都走在全镇前列。郑坑人也多次荣获龙海市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漳州市发展企业先进个人、漳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个人,2006年被漳州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漳州市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被选为龙海市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和漳州市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他所在的翠林村连续五届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文明村荣誉称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