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漳州的海道针经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2012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阐明了中国人最先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的历史事实。白皮书说:“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这表明,早在十四、十五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这里提到的《顺风相送》,是明代的一部海道针经。
闽在海中,古代生活在福建沿海的闽越族是海洋民族,具有以海为生、习水使舟的习性,也形成了闽东南海岸“以海为田”的海洋发展模式。沿海居民素有航海通商传统,航海者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对于往返各地的罗经方向、路程远近、礁石隐显、打水深线、能否停泊,都有详细记录,“舟子各洋皆有秘本”。这类记载航行途中山形水势舟子相传的“秘本”,即海道针经,或称为针谱、罗经针簿,相当于今天的航海通书。明代航海者有海图,也有海道针经,从事远洋航行就不易迷失方向了。
明代漳州的海道针经一类的史籍,见于著录的有:
1.明抄本《顺风相送》。
明崇祯十二年(1639)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的鲍德林图书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向达先生从英国抄回时,因封面旧题“顺风相送”四字,即取为书名。该书序中说:“永乐元年,奉差往西洋等国开诏,累次校正针路,牵星图样,海屿水势山形,图画一本,山为微簿。”以此判断,成书于明永乐元年。“福建往琉球”有关于“钓鱼屿”、“赤坎屿”的记录。书中记录由福建往东西洋的针路共16条,而从漳州月港的门户浯屿、太武为出发点的针路就有11条,可以推测《顺风相送》应当是明代漳州某位航海者的遗物。
2.清康熙抄本《指南正法》。
向达先生同时抄回的另一种针簿,原书无名,因序前有“指南正法”四字,即取书名为《指南正法》,序中提到:“乃漳郡波吴氏,氏寓澳,择日闲暇稽考较正。”此书是经过漳州一位姓吴的人稽考校正的。漳州吴氏是走洋下番的人,他通过收集民间流传的一些海道针经,加以整理,使之比较清楚而有条理。《指南正法》与《顺风相送》的内容相似。1960年向达先生将这两书加以整理出版,冠书名以《两种海道针经》。
3.明嘉靖刻本《渡海方程》。
明嘉靖十六年(1537)刊刻的《渡海方程》,是诏安人吴朴根据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之前的一些水路针簿编纂而成书的,是第一部正式刻印的海道针经,刻本已佚。后来的《郑开阳杂著》、《筹海图编》等史籍保留了《渡海方程》中有关江苏太仓驶往日本、福建驶往日本的针路的记载。吴朴,明漳州府诏安县人,《漳州府志》及《诏安县志》有传。
4.明《东西洋考・舟师考》
明万历年间龙溪举人张燮著《东西洋考》(万历四十五年[1617]刊刻),卷九《舟师考》记载的针路,即作者根据舶人旧有航海《针经》中原载针路改编而成的。
明清漳州的海道针经,对有关航海技术和地理(如航程、航路、针路、水深水浅、潮汐、气象等)都有详细记载,是编著者根据民间流传的普通航海者多年航海实践经验写成的。从中可以勾勒出明清时期漳州往东西洋航路的变化,复原漳州海洋发展的部分历史图景。对于研究我国航海史、交通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