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先人创业之不易――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有感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谨记先人创业之不易――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有感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方颖草发布时间:2013-04-15阅读次数: 次

 

      也许在数百年后的书中,这段历史只是一段简短的文字;也许在又一个“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后的书中,这段历史只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但现在,它是一本书,一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的书。因为,我们的国家,她的宪法从无到有的历史,太短了。
      我不是学法律的,本身对法律也没多大兴趣,所以在众多有关宪法的书中,我独独挑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既然是“史”,跟历史沾了边了,好歹我对历史还挺有兴趣的,也就将它作为我的选读对象了。在我的印象中,既然名为“宪法史”,那么只要交代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可以了。可在这本书中,却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政治的、经济的、国内外形势的,建国前的部分还多次涉及到了军事方面的内容。讲到具体的起草过程时,更是极之详尽地道出了时间表和人员名单,每一次起草、修改的一波三折都没有放过,虽是“宪法史”,却把国家政权机关的设立和沿革也给包括进去了。
      万事开头难。盛世繁华固然引人喜爱、令人骄傲,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最吸引我的,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世”时期,总觉得那里面充满了难以言表的传奇魅力。所以,看这书时,我特别关注的还是从清末到建国前的那一段跌宕起伏、波澜迭起的历史。
      自1908年清王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算起,中国的宪法史经历了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袁世凯上台后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1925年段祺瑞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以及蒋介石颁布的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6年“五五宪草”、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等反人民宪法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权交替频繁,所谓的“宪法”,其废立之草率,彷如一场闹剧,不过是“博得诸君一笑耳”,不提也罢。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属于人民的、无产阶级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所制定的宪法,这是这本书的中心议题,而这得从1931年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一宪法性文件算起。
      1948年,中共发出“五一”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响应后,新政协筹备会的运作就拉开序幕了。在这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或陌生或熟悉的党派和机构名称,看到了许许多多或陌生或熟悉的革命先辈、历史名人;在这里,我看到他们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进行分工,小组之下又进一步细分成若干个更小的组各司其职;在这里,我看到从1948年到1949年“十一”建国前,来自各行各业、各党派各单位的成百上千的小组成员逐日逐月的工作进展;在这里,我看到直至《共同纲领》的最终完成,它是如何经过一稿二稿三稿,起草、起草再起草;在这里,我看到一次又一次的会议,看到一次又一次的讨论、看到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在这里,我看到仅仅是一个《共同纲领》的名称也要经过从《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到《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再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反复推敲;小组修改完了大会上修改,大会上修改完了主席改,主席改完了总理改,总理改完了小组改,小组改完了主席还要一改再改……过程之曲折复杂,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某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原来每一个简单的结果都包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波折在过程。还好,有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才使得我们的先辈为了国家根本大法的制定所付出的辛劳得以记载,得以广为人知。
      我时常想,创业之艰难,在建国数十年后的现在,在远离了战火硝烟的几多年之后,会有多少人记得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每一个辉煌的时代都是起始于才能杰出的祖先而终结于子孙们的“不肖”之手。盛极而衰,是历史的规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何尝不是从“人”的衰落而引发的呢?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李后主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安逸、享乐、奢靡、放纵,培养出来的不是霸气天下的帝王,是多愁善感的词人;不是经国济世的一代明主,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末世之君。现在,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络,甚至手机等媒体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但总结起来,却有太多太多宣扬“娱乐至上”、“快乐至上”了,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该是怎样的一代人?我们的后代,可还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们的后代,可还能引领“风骚数百年”?每念及此,我总是止不住的心焦。怎么办?居安思危。所以我们要警钟长鸣,不断地回顾历史,不断地回望过去,想想落后时代的屈辱和悲愤,想想创业时代的艰难和困苦,不单单是为了解密传奇,我们要以史为鉴,发愤图强,绝不能再重蹈“落后就要挨打”的覆辙。我喜欢历史,汉唐的盛世华章固然能令人生出一种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但反思近现代的历史,却更能使我从中得到一种不能被安逸生活消磨斗志的警醒,一种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力量。
      我不是学法律的,对于“宪法”的感知,也就知道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罗列了众多的条条纲纲,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政治体制之类,总觉得那里面充斥了一堆堆生硬、死板、冷冰冰的教条文字,直觉就是不喜欢。但,看完这本书之后,简简单单的“宪法”二字,在我心中已经有了不同以往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部法律,这是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先辈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每一滴汗水都值得珍惜,每一分辛劳都值得尊重,即便看完书无法一下子对宪法有了多大的兴趣,但起码,多了一份严肃的认知。原来“宪法”也不是索然无味,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如此而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