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关于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发布时间:2013-05-23阅读次数: 次

 

    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动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根据今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平为组长,有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委及分工委员,市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科技局、财政局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调研组,对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汇报,深入漳浦、东山、平和,听取三县专题工作汇报,与三县有关领导、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座谈,并实地察看部分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生产示范基地等。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及做法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提效”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1.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建设,强化基层农技公共服务职能。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至2011年6月,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林业、渔业等各种推广机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或综合设置,或独立设置,并核定人员编制,明确公益性职能,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同时,加大招聘力度,2009年至2011年,全市共新招聘380多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队伍。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条件建设,计划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用3年时间,预算投资2304万元,用于全市11个县(市、区)95%以上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业务用房建设和服务设备购置。
    2.狠抓农业“五新”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国家星火科技计划、省区域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积极推进农业“五新”推广,作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抓手,一批先进性、关键性、适用性的农业“五新”在我市落地推广。在新品种方面,完成推广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林业、渔业等新品种161个以上,推动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如,2011年,全市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3%,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2.5%。在新技术、新肥料方面,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冬种马铃薯稻草包心高产集成技术、池塘鱼虾贝混养技术、�溪蜜柚套袋技术,以及专用肥、有机肥等新技术、新肥料100项(种)以上,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近几年,全市累计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80万亩,节本增效2.1亿元。在新农药方面,着力推广爱苗、福戈、助农宝等35种(项)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使全市高毒农药使用量下降30%以上。在新机具方面,全市累计推广水稻插秧机、微孔增氧机、微耕机、水果清选机等新型机具5000台(套)以上,全市年机械耕作面积165万亩,机械收获面积31万亩。
    3.加强培训宣传示范,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养水平。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函大、农广校、农技推广部门,电视、广播、网络、短信以及技术手册材料等平台载体进行培训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同时,重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农业“五新”集成推广示范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出口备案基地、科技种养示范户等,让农民群众有效果可看、有样子可学,激发了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如,近年来,全市海洋与渔业部门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近30期、培训人数不少于2500人次,编印《漳州水产科技简讯》12期、792份,群发技术信息10多万条,共建立标准化、出口备案等各种示范基地(场)99个,有效地促进了科技的推广应用,使科技对渔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2%。
    4.深化漳台农业交流合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依托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及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平台,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对台农业项目引进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累计引进台湾农业良种1700多种,其中,大面积推广100多种,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引进农产品加工工艺、设备5000多台(套)、农业种养加技术近800项,有效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并促进一些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如,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漳州钜宝生物”、“漳州镇宇生物”等13家台湾蝴蝶兰生产企业,年产组培苗2000万株,年创产值176亿元以上,成为全省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其中,“漳州钜宝生物”在漳浦建立了全省乃至全国蝴蝶兰品种资源最为齐全的种苗研发培育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成绩明显,但与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多年来,我市科研单位、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涉农企业等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农业科研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涉农专业少,人才匮乏,经费短缺,基础研究落后,农业科技创新难出成果;二是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体量不大,设置科研机构的很少,即使有科研机构,有的因为投入少而难有作为,有的由于创新研究需要大量资金且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而宁可采取引进也不愿进行创新性研究。所以,从表面上看,我市农业科技含量较高,但实际上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领域却很少,关键技术领域特别是种苗受制于人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严重压缩了我市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2.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不强。许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条件较差,仪器设备简陋,推广手段落后、效率不高。乡镇农技干部缺编较多,学历偏低,年龄老化,业务知识更新慢等问题比较突出,而且,混岗现象较为普遍,加之乡镇中心工作需要,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相对艰苦的环境、较低的待遇,加上缺乏健全的管理激励机制,基层农技工作难以“拴心留人”。
    3.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多,带动辐射能力有限,农村土地流转较慢、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仍然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农民组织化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面对千家万户,农技推广效率难以提高。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务农的大多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较差,给农技推广带来一定困难。
    4.财政投入不足。我市各级财政都比较紧张,近年来,虽然逐年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但由于面广事多,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仍显不足,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不少公益性科研、推广机构几乎处于只能“养兵”,不能“打仗”的状态。此外,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些项目资金存在重复申报和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等问题,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广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1.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均成立农业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事机构,负责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部门、单位农业科技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紧盯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前沿科技发展情况,制定农业科技长、中、短期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细化任务要求。强化对台对外农业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并力争在生物科技、现代种业、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藏等方面的自主创新上有新突破。进一步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投入的有关要求,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倾斜支持力度,完善资金使用监管办法,努力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结合科技项目实施和科研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引进的高端人才,给予同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一样的政策待遇,提高广大科技人才来漳创新创业热情。
    2.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强化农技干部岗位培训、知识更新,提升基层推广服务能力;要提高工资待遇,完善工作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和职称评聘办法,重视解决“青黄不接”问题,促进基层农技干部队伍稳定、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推广农业科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农技推广的重要主体,如漳浦的丰盛、平和的国农、龙文的大闽、诏安的润科等,在农业科研创新推广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要进一步落实有关优惠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壮大。要鼓励支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发挥其科技和人才优势。要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提高待遇、落实责任,并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进一步发挥农民技术员和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
    3.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合理调整布局全市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推广机构,强化协调沟通,促进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和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市内外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技资源。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众性科技组织等与农业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有条件的或独立或以合作形式建立研发机构,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应用水平;特别是要引导支持科研院校、涉农企业等,加大种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子,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农业技术交易市场是科技成果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要通过加强农业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更好更快地把科技成果推向社会,发挥效益。
    4.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在采取培训讲座、发放材料、现场指导、典型示范等原有好的推广方式方法的同时,要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积极推进农技推广方式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田。一是建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遴选、发布制度,引导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二是建立农业科技人员挂钩服务制度,如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专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服务模式,及时指导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网站、开辟电视专栏、建立手机短信群发平台、开通农技服务热线等,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为农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四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流转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和效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