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寨领头人――记市人大代表蓝金福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畲寨领头人――记市人大代表蓝金福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林黎阳 黄建文 唐德元发布时间:2013-09-04阅读次数: 次

 

      官畲村的蓝金福,十几年如一日,坚定信仰,带领全村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深得当地畲民爱戴和拥护,2012年1月光荣当选为漳州市人大代表。
      官畲村历来单纯以种植水稻为生,群众的经济收入极其有限,虽然终年辛勤劳作,但仍入不敷出。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直是身为党支部书记蓝金福的一块心病。
      2002年7月,蓝金福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主动接受汉族地区发展茶业生产的辐射,多次到华山村、仙都镇、安溪县龙涓乡等地,参观高山铁观音茶种植,了解到种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次年春天,他就自筹资金3万元,率先种植10亩铁观音,当季卖茶青收入达一万多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们从蓝金福种植铁观音看到了致富希望,第二年一开春,他们立即自觉行动起来,纷纷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了铁观音,有管的好的当年就开始盈利了,收入比较多的村民竟因为没数过这么的钞票而激动得彻夜未眠。两年内,全村种植铁观音500多亩,初具了规模。作为一村“之长”的蓝金福,他觉得要是能提高“茶青”的附加值,那群众的致富就会更快,就能有效地推动全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全村88户人家就有82家茶叶加工厂,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每当产茶季节到来,只有450多人口的小小畲村到处人头攒动,来自漳州、厦门乃至上海、北京的客户慕名而来,房前屋后、公路两旁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出现了几个客户争订一批茶叶的喜人景象。2011年该村以“官畲”品牌,建立了“畲寨茶叶专业合作社”,有效推动官畲村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至2012年,该村年创产值195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造福工程进展顺利,以1500亩生态观光茶园和畲寨山门、2000多平方米的山寨畲歌对唱广场、170多平方米的畲族文化展览室和老年活动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二宜楼”旅游配套项目―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初步形成;继金福茶厂荣获全省首届少数民族制茶能手大赛铜奖之后,全村不断涌现制茶能手,官畲的铁观音成为省城福州、北京、上海铁观音茶叶市场的“抢手货”。2009年6月,华安县畲家民歌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校地合作,开展地方民族文化科学研究,为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丰富了内涵,提供了智力支持。官畲村委会于2010年11月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蓝金福也因为全村共同致富的领路人、村民的贴心人,受到组织上的充分肯定。
      群众手里有钱了,怎么在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蓝金福当选漳州市人大代表后琢磨的问题,他觉得只有提高村民的素质才是“小康”的目标。因此,朴实的蓝金福更是以自己的方式在践行着作为人大代表的承诺。首先,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通过多方的调研并综合多数村民的意见,把建设芹岭至官畲村道路作为村里的又一个出口的基础设施项目,主动接受重点茶区仙都等地的辐射,确保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目前投资60多万元,2.6公里的路基建设全部贯通。其次,他与县建设局、旅游局和民宗局等相关部门联系,把特色村寨建设规划用“村规民约”方式确定下来,把改善人居环境化为村民自身需求,自觉严格共同遵守。在做好本村工作的同时,蓝金福还根据华安县少数民族成份多居住分散和两个少数民族村聚居区的特点,在今年初召开的漳州市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少数民族子女高考享受加分政策”和“关于扶持筹建华安坪水畲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建议,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