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新进展 新成效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新起点 新进展 新成效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杨和来发布时间:2013-09-04阅读次数: 次

 

      2012年是漳浦县人大常委会的开局之年。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任务,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推动科学发展。去年是漳浦大发展、大开发、大建设时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县人大常委会及时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批准了漳州沿海大通道漳浦段bt工程项目回购资金和府前唐街及迎宾大道改造建设项目回购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大力支持沿海大通道漳浦段建设、府前唐街和迎宾大道改造建设。批准了《漳浦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我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听取计划、财政、审计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3件16条,批准预决算及预算调整5项。加大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整改的监督力度,组织财经委深入绥安工业区、县财政局、县地税局等单位跟踪督查,推动县政府认真总结历年审计中发现的共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从制度层面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办法,有效解决审计中屡审屡犯的问题,从而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计工作的审议意见得到较好落实,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更好服务群众。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议题,大多事关社会热点问题。去年4月和5月,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全县水资源环境保护专题调研过程中和会议审议该专项工作报告时,邀请了县人大代表参加,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增强人大监督的实效性。县政府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投资3852万元,建设九龙江流域南溪官浔段防洪堤及护岸工程12.1公里,在鹿溪流域建设一级保护区护栏网3.0公里、排洪渠2.9公里、河道垃圾填埋场1个、沼气池600口,促使水质按功能区达到国家规定iii类标准以上。去年9月,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专项工作报告,推动县政府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建设“一村一品”,形成了一批“精品镇区”以及“生态新村”、“花都新村”、“旅游新村”、“滨海新村”等,使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观,呈现出村容洁净、生态良好、空气清新的农村环境。县人大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2012年财政收支财政预算调整的报告,批准将县级超收收入作为追加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围绕民主法制建设,营造法治环境。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六五”普法工作安排情况专项工作报告,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推动“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贯彻执行。一年来,县人大常委会还按照突出重点、增强实效的原则,有针对地开展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一法一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在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检查时,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和落实还不到位,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城镇女性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非公企业歧视女性、侵犯妇女权益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维护妇女劳动权益、切实加强妇女参政议政工作、健全完善妇女维权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妇女维权机构职能作用”等建议。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整改,及时制定完善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方案,申请妇女创业小额贷款、支持妇女创业,建立女干部人才库,确保县、乡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的女干部比例不少于妇女发展纲要规定的刚性要求。在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一法一例”执法检查后,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依法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创新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齐抓共管、共同做好计生工作,加强培训、提高计生队伍素质。”等审议意见,交县政府办理。从而推动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一法一例”,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的同时,探索实践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提升,促进我县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围绕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作用。换届之后,以乡镇为单位,把全县289名县人大代表编成30个活动小组、各级人大代表1629名混合编成145个活动小组,为人大代表活动提供保障。继续把“6.28代表统一活动日”活动作为人大代表履职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加以推进。认真落实市委书记陈冬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参加漳浦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创建乡镇人大代表工作室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和考察取经等途径,理清乡镇人大代表工作室建设的思路,明确职能定位,在基础较好的绥安镇抓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各乡镇的人大代表工作平衡开展。至去年4月底,全县21个乡镇的人大代表工作室都实现“六个有”,即有一块牌子、一块阵地、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支队伍、一套制度。各乡镇在运作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按照人大代表特点合理分组,每周安排1-3天接待人民群众,不断完善接访、议事、交办、督办、反馈等制度,从而推进人大代表工作室建设不断取得成效。一年来,全县21个乡镇的人大代表工作室共接待群众来访215人次,反映问题132件,至今已办结96件。乡镇人大代表工作室创建不仅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而且推进人大代表履职常态化、长效化,在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构建和谐的成效已日益凸显。受到省、市人大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