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的角色转换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老人大的角色转换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林国英 杨燕芬发布时间:2014-02-13阅读次数: 次

 

      康志星,原龙海市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侨台民宗委主任。十多年来,他在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同时,辛勤笔耕,热衷宣传人大制度,是人大系统公认的一位“多能笔手”。2012年初,“50后”的他,仍“不享清闲”,怀着对闽台地方戏曲――芗剧的痴情钟爱,主动请缨“弃官从文”调往龙海市文体新局,专职负责芗剧工作。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他的“芗剧梦”进展如何,许多老领导、老代表、老同事、老朋友一直在关心、惦记着他。近日笔者专程拜访了他。
  1997年,老康从龙海市委办公室调任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文秘工作。2003年底提任人大常委会委员、侨台民宗委主任。在人大机关15年的五千多个日子里,老康爱岗敬业,虚心好学,善于用脑,勤于动笔,撰写了大量的综合调研和宣传信息稿件,拍摄了许多人大活动的新闻照片,有300多篇各类通讯、消息、诗词、言论、歌曲和近200幅新闻照片,发表于各级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不少作品被省、市评为“好新闻”、“好文章”,曾主编《龙海人大》一书和撰稿编导多个人大专题电视片,还出版个人专著25万字、近百篇文章的《人大心笔》,个人20多次受到省市相关单位表彰,为龙海市人大办公室连续多年赢得福建省和漳州市人大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作出了贡献。
  在履行人大代表工作职责的岗位上,老康是出名的“睿智型炮筒子”。不管是在常委会审议,或是各种场合的意见建议发言中,敢谏善谏是老康依法履职的一大特色。老康的代表建议书多次被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人大代表建议书”,特别是老康比较关注芗剧发展,积极为保护地方非遗文化项目鼓与呼。在每年的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中,都会有一两件是提到芗剧的。如重视芗剧地方文化传承保护、芗剧研究中心列入市文体中心建设项目、解决芗剧团排练场地、加大对芗剧专业团体扶持力度、建设芗剧“一代宗师”邵江海纪念雕像、突出芗剧特色建设锦江道文化园等等,这些尽力推动芗剧发展的建设性建议,大都引起政府的重视和解决。
  平时,老康喜欢与芗剧艺人交朋友,经常深入了解艺人生活,并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一次,芗剧团的几位退休老艺人来到老康办公室,含着泪请求帮助:财政局按月划拨剧团发给退休人员的“市长补贴基金”,被团长扣发10个月了,他们已经多次上访无果。老康马上找来剧团团长问明原由。原来是剧团近几年经营状况不好,无力偿还40多万的旧债,可剧团仍需按退休金28%的比例提留,向社保部门缴交退休人员社保基金,没办法这个缺口只能由退休人员自行负担。对此,老康严肃指出:对参保单位的退休人员继续执行这项征缴制度依法无据,是社保部门的过错,剧团向退休人员扣发“市长补贴基金”更是错上加错。过后,老康及时向政府提出关于取消向机关事业单位征收退休人员社保基金的建议,同时积极参与协调,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剧团和退休人员“双满意”。
  说起老康的芗剧情结,不得不提到他的父母。老康的父母都是芗剧演员。父亲康孟还是解放前后名噪漳码厦一带芗剧戏坛的名艺人。因其科班功底、多才多艺,是一位艺兼文武、唱做念打俱佳。后台乐器样样精通的全能型艺人,而被同行誉为“戏状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父亲执导的《吕蒙正》、《三凤求凰》等芗剧名剧,享誉闽南金三角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成为芗剧界唯一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从艺六十年”纪念奖章,得到社会“德艺双馨名老艺人”和“著名芗剧导演”最高荣誉的褒奖。
  自小耳濡目染的老康,戏称自己在娘胎里就开始“演戏”了,五六岁时就经常跟随父母下乡表演,在节奏强烈、富有较强表现力和乡土情调的氛围中,在七字调、杂碎调等优美旋律的曲调熏陶中,依依呀呀的芗剧唱腔在老康幼小的心灵中点燃了芗剧的火苗。
  2010年初,在国家一级编剧,原龙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姚溪山的鼓励和推荐下,老康勇挑龙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一职。接任后,面对旁人“你不是专业,怎么当主席?”的疑问,老康倒是成竹在胸,“如果是专业,我就不会当主席了,而是和你们一起演戏。”他充分利用多年从政经验和丰富的人脉条件,优化整合芗剧界各方资源,为剧协换届筹备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为协会募捐了活动资金,而场地、拍摄都是单位、商家免费赞助。在老康的努力下,经相关部门批准,龙海市戏剧家协会创办成立了“龙海市芗剧创作研究基地”,主要从事芗剧的剧目创作、艺术培训、理论和艺术课题研究,指导、协调、服务全市的芗剧团体公益性演出和社区“芗剧排场”座唱、广场演唱等工作。
  不懂专业,没有关系,“一直在学习,力争专业”。为深入演出一线,与演员打成一片,老康经常随团看戏,检查指导剧团工作,有时还亲自操琴演出,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化解。针对民间剧团演员素质不高问题,联合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职校举办免费培训班、中专班,聘请名师授课。3年来,有300多名年轻演员参加舞台表演、戏曲乐器、编导理论学习。艺术水平要提升,参加比赛很重要。2010年,他主动协调民间职业剧团参加文体新局举办的汇演比赛,7个剧团和13位个人得到奖励。2011年,牵头组织10位民间职业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参加厦门卫视“海峡两岸歌仔戏十二旦”评选活动,有6人获得殊荣。编剧队伍青黄不接,他鼓励年轻作者拜国家一级编剧姚溪山为师,并筹办举行拜师仪式,带动更多的作者尊重和热爱艺术。不少剧团不重视安全,辗转戏台人货混装,他及时督促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专业剧团艺术走下坡路、艺术生产上不去,要注重培养新生力量,可先借助外力解决燃眉之急,要求聘请专家执导的《巡按告状》、《夺金刀》剧目受到了各方好评。老康心直口快,办事不拐弯抹角。“剧团办事要公开公平,管理要科学人性化。各项规章制度,一定要征求大家意见!”针对剧团民主管理不够、公开不足,联合文体新局纪检组开展班子述廉述职活动,和谐剧团干群关系。
  2010年9月,老康以龙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的身份率团到台湾和台湾剧团交流。踏上台北的土地,老康心情非常激动,没想到,自己工作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到台湾竟是以这样的身份,兴奋之余,他写下了《台湾,我来了!》的文章,诉说自己的芗剧情怀。
  说起当初的台湾之行,老康仍然激动不已。通过在金门县、台北市与台湾歌仔戏班制作人、台北市歌仔戏著名演员进行广泛联谊交流,为日后加强两岸戏剧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春节,金门县合唱团应邀到龙海交流表演,一曲由剧协副主席甘亚群创作的芗曲演奏《家乡韵两岸情》把两地联欢会推向高潮。在老康的热心组织下,龙海市戏剧家协会正日益发挥它的独特魅力,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书写灵动的曲艺新篇章。
  “许多人说你很‘傻’,干嘛要从人大机关调到小单位工作?”“这样即可以身体力行落实原来人大的意见,直接推动芗剧事业发展,又能丰富人生经历,为自己以后退休娱乐生活做好铺垫,其实一举两得!” 2000年,老康身患重疾,人生的不幸没有打垮他。“你年纪已大,身体又不好,这样做图个啥?”有人问,老康回答:“生命长短不能自己决定,但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做点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义无反顾,乐在其中!”。
  临别之前,老康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人大是个锤炼人品、陶冶情操的大熔炉。离开人大确实舍不得,毕竟有不少人生宝贵的成长经历刻骨铭心,有许多老领导和同志们的关爱情缘难以忘怀,真心希望人大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自己开展工作。最后,还是发自肺腑的那句话:感谢人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