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才队伍建设 促文艺发展繁荣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抓人才队伍建设 促文艺发展繁荣 -九游会j9官方登录

作者:★章仁教发布时间:2014-02-13阅读次数: 次

 

      我市地方戏曲因其独特的韵味与魅力而蜚声海内外。但近些年来,由于人才不足等原因,出现了滑坡。因此,如何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抓好我市文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我市文艺专业人才的基本情况
  我市文化系统文艺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市芗剧团、市木偶剧团、市艺术学校、省艺校漳州木偶班、省艺校漳州潮剧班、漳州戏剧研究所等6个单位,核定总编制184人,实际进编147人,占总编制数的79.9%。在编人员中,从事专业工作93人,占63.26%;获得高级职称26人,占17.7%、中级职称64人,占43.5%、初级职称37人,占25.2%;年龄在40岁以下72人,占49%、41岁以上75人,占51%;学历为大专以上41人,占27.9%、中专64人,占43.5%;高中及以下42人,占28.6%。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文艺人才队伍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市芗剧团、市木偶剧团实行划转保护,成立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和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将两剧团现有人员分别划入中心,差拨比例由原来的52%提高到80%,对市直“两团”给予营业额50%的奖励性补贴,极大地调动了艺术人才工作积极性。同时,文化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先后从广东、上海等地引进优秀人才10名;从各类高等艺术学校吸纳毕业生15名;从其他专业剧团调入1名。加强对现有骨干力量的培训,在职称评聘、职务考核、评先评优、生活待遇等方面不断向骨干优秀人才倾斜。加大对后备人才培养力度,探讨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新路子,扩大艺术学校招生;通过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等方式选送学生到厦门、上海、广东和四川等地进行培训或深造,储备年轻艺术人才。自2008年以来,各艺术单位共有24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市戏剧研究所有1部剧作获得国家级奖项,9部剧作获得省级以上奖项,三个艺术学校也有7部作品获得了省级以上奖项。芗剧团和木偶剧团对外演出场次连续三年保持以30%的幅度递增,坚持每年至少进行40场公益性演出和对台对外文化交流演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在文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要求相比,与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称号相比,与先进地区的发展态势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市文艺专业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从总量上看,我市文化系统艺术人才现有在编人员147人(尚缺编37人),扣除行政后勤、停薪留职人员外,真正从事艺术专业的只有93人,仅占在编数的63.26%,与10年前相比,专业人才总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近50名。减少的主要原因除自然减员(退休)外,也有部分人才外流。从专业结构看,我市文艺专业人才中,演员、演奏员、舞美设计等几个专业,人员所占比例高一些,但骨干人才较少;编剧、导演、作曲、首席演奏员、舞台技师等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骨干人才更少。市芗剧团由于缺乏创作、编导、主奏人员,多年来难以推出新剧目及精品剧目。漳州艺校、木偶班、潮剧班缺乏戏曲、舞蹈等高水平的专业教学人才,严重制约了其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年龄和学历层面看,文艺人才队伍总体年龄偏大,41岁以上占总数51%,老年化现象十分突出。如市芗剧团的主力演员年龄大多超过40岁,剧团乐队大部分演奏人员已临近退休年限,演艺队伍青黄不接,年龄梯次出现断层、断代,不利于剧团人才建设和精品创作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事文艺演出、创作的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专业人才以中专以下学历者居多,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总量的8.16%。
  (二)优秀人才匮乏,引进难留住也难
  一是高级人才严重短缺。六个艺术单位具有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只有26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17.68%,与周边地区的专业剧团相比差距较大,如: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拥有高级技术职称20多人,相当于我市六个艺术单位现有高级职称人数的总和;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拥有高级职称18人,泉州市木偶剧团高级职称有10人,分别比我市芗剧团、木偶剧团多出30%和60%。二是紧缺人才引进困难。由于我市没有制定文艺专业九游会j9官方登录的人才招聘引进的特殊政策,文艺单位进人一般参照事业单位招录办法,而这种办法不适用文艺专业人才这个特殊群体。几年来,一些在文艺团体关键岗位挑大梁的紧缺人才,往往由于学历、专业技术职称或年龄等原因不符合招聘引进条件或文化考试不及格而进不了演出单位,入不了编。目前,市芗剧团、木偶剧团、市艺术学校等单位都有一部分外聘的专业人才遇到这种情况。三是拔尖人才流失严重。我市在全国、全省文艺界有影响的艺术人才本来就不多,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这些人才正在不断流失。据统计,2003年以来的十年间,我市流向厦门、泉州、广东等地区的艺术专业人才近20名。因为拔尖人才的大量流失,我市文艺团体缺少了顶梁柱,2003年至今,漳州地方戏曲没有拿到过全国性重大奖励项目。
  (三)公共财政投入不够,工作环境相对滞后
  一是工资收入偏低。我市文艺演出单位为公益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虽说市政府财政补助自2012年起将在职人员工资额(含住房公积金)从52%提高到80%,但人员的医保、社保、绩效奖励、外聘人员工资福利、办公经费及20%的工资、住房公积金,仍由单位靠演出收入自行解决,经济负担还很重,文艺人才经济待遇偏低。以市木偶剧团为例,该团演职人员月工资在1300元-1500元左右,加上演出补贴,也在3000元以下,这样的待遇难以激发艺术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更不用说引进、留住高层次的人才。二是奖励机制缺失。我市至今没有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优秀人才奖励办法,对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剧目和主创人员也没有建立配套的奖励制度,对重大的创作生产项目缺乏公共财政的有力支撑,优秀人才缺乏竞争意识和创作激情,其他人员失去展示自身能力的信心和进取心,不利于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设施落后。文艺单位因经费困难致使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缺乏规范的排练和演出舞台。目前,所有文艺单位都没有专业的演出(教学)场地。如木偶剧团唯一的排练厅仍使用上世纪70年代搭盖的房子,现已鉴定为危房;芗剧团排练场地空间狭小,排练受到限制;漳州艺术学校从1958年创办至今,先后六次租用场地办学,2008年改迁东南花都,没有正规的教室和练功房;漳州木偶班仅有2间教室和1间办公室,采光、通风条件都很差。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如浙江省绍兴市艺术学校拥有校园面积14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从2003年起,市政府分三期投入7000多万元),目前全校学生数达1150人,教学设施配套齐全。我省的泉州市安溪艺术学校现有校园占地2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学校专业练功厅、图书馆、阅览室、剧场等设施和教学设备完善。泉州市政府为扶持本市木偶剧团,划拨土地23亩,拨款5000万元,筹建泉州国际木偶城,日前已封顶。
  三、促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建设中最具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根据我市的实际,应在近期内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定符合文艺人才特点的招聘引进办法。我市地方戏曲如芗剧、布袋木偶,其艺术表演形式和受众群体都带有鲜明的地域性,人才来源有限。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从小拜师学艺或进入艺校,经过许多年的摸爬滚打,才练就今天的本领,普遍存在年龄偏小(外聘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文化知识基础差等问题。如果采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的录用机制,这些人要么硬性条件不符合,要么文化知识测试不及格都难以入围。漳州芗剧团至今还有部分在各个重要岗位挑大梁的外聘文艺人才,几年来受制于现有的录用机制而不能入编。漳州艺校去年从上海戏剧学院吸收了2名当年毕业的高材生,由于没有进编指标,已有1人离开漳州前往厦门。鉴于文艺人才的特殊性,建议市政府制定文艺专业九游会j9官方登录的人才招聘引进特殊办法,对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设立一套科学客观、操作性强的考评标准及与之相适应的招聘引进办法和程序,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文化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考评选拔小组负责招聘。选拔时在学历、年龄、文化知识等方面可根据文艺人才的特殊性设置相应的门槛,把岗位专业能力作为录用的主要依据,为才艺突出、岗位急需的文艺人才开辟进入的“绿色通道”,提供施展才艺的舞台。同时,在安排单位年度进编人员指标时适当向文艺单位倾斜。
  (二)建立优秀文艺人才激励机制。为调动优秀文艺人才的创作积极性,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建议市政府参照省内外其他城市的做法,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一是制定“优秀文艺人才奖励办法”。要拉开优秀人才与一般人才在分配上的档次,对仍然在文艺舞台上当纲领衔的台柱子及关键岗位的骨干人才,根据他(她)们的特殊贡献,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安排项目经费、职称评聘、家属随迁、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提供优惠;对于过去曾为漳州文艺繁荣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如今已退居二线的高级艺术人才,要安排他(她)们做好“传帮带”工作,根据工作情况,在生活待遇上给予相应的津贴;对于编剧、作曲等创作人员,要下达相应的创作任务,实行任务完成情况与奖励挂钩。二是制定“文化精品奖励办法”。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重要奖项的文艺作品和个人,根据奖项的档次,对相关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三)筹建功能一体化的“漳州戏院”。目前,市芗剧团、木偶剧团没有专门的规范的排练、演出场所,而漳州古城区内的侨乡剧场,多年来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议市政府按照国家有关“改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拆一建一或拆一建二”的精神,在侨乡剧场的原址上,规划建设一座集排练、演出、展示为一体的“漳州戏院”(暂名)。当前应尽快协调有关部门理清原侨乡剧场的产权归属,办妥相关产权手续,做好“漳州戏院”的初步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审批工作。“漳州戏院”建成后,一能改变市芗剧团、木偶剧团长期以来有戏无场的状况,为艺术人才的专业发展提供舞台;二能活跃地方戏曲演出市场,将文化惠民的功用落到实处;三能增添对外展示漳州历史文化的窗口,打造漳州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四)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漳州艺术学校、漳州木偶班、潮剧班承担着培养漳州文艺后备人才的重任,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师资力量、办学规模还是教学设施,都与文化部、教育部颁发的《中专艺术学校设置标准》相距甚远,与周边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建议市政府整合现有漳州艺校、木偶班、潮剧班的资源,以漳龙集团为投资主体,市财政拨出专款支持,变现三个学校现有资产,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市区建成一所专业较为齐全、设施较为完善、规范达标的艺术学校。并牵头研究论证,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抓紧组织实施。同时,参照龙岩、泉州、莆田等市扶持地方传统戏曲人才培养的做法,按在校戏曲班学生人数每人每年一万元的标准,由市财政拨款(或从教育附加费列支)补助学校。



网站地图